“男子气概”有毒?!澳心理专家建议 父亲应为男孩儿树立榜样

2018年05月17日 12:41

来源:

5月8号,在外发生了一起青年团伙袭击孤独症男孩的事件,引起了很大的热议。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频发青年袭击事件,与此同时青年的自杀【相关阅读:安乐死根本安乐不了,别宣传了】率也在节节攀升。

许多父母都在纳闷,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才可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并由此而引发了关于“男子气概”问题的讨论。

 ■ “男子气概”出问题 

澳作家 Tim Winton 最近表示,的男性在气质方面出现了问题,有些男孩儿开始变成了野蛮人,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先天条件导致的。

Tim Winton 说许多男孩子错误的把“抽烟、喝酒、打架,说脏话”等野蛮行为当做男子气概的表现。而究其原因则可能是模范出了问题,那些在青春期极端叛逆的男孩,可能都有一个有“暴力前科”的父亲。

“因为生活中没有足够的好男人做表率,这些男孩们正在学习如何做坏男人。”

心理学家 Steve Biddulph 对此表示同意,已经有相关证据表明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历史学家将西方教育的“有毒男子气概”概念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尤其是在公立学校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除了极端,冒险外,他们通常还认为男子不能轻易屈服更不应该随便掉眼泪,奉行所谓的“宁流血,绝不掉眼泪”的错误信条。

这也导致现在许多男孩们很容易表达自己的愤怒情感,却很难表达其他情绪。由于情绪表达不足,他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感到孤独,压抑,并最终心理出现问题。而有些人就会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事实上,“男子气概”问题不仅仅是澳洲才有,在中国也普遍存在。“穷养男、富养女”的思维逻辑将女孩推入永远被呵护的处境,却将男孩带往一条粗暴的路。我们都以为男性是理性的动物,于是剥夺了男孩情感的权利。很多男孩变得沉默寡言,慢慢学会独自忍耐痛苦、限制情绪!

 ■ 父亲应该树立榜样 

男孩在出生时,他们的大脑发育就已经落后同龄的女孩了,这也导致许多男孩很容易受到压力和焦虑的困扰。家长们对待男孩的教养方面应该有所针对性,必须要教会男孩们如何放松和冷静。

而现实是焦虑可能是导致家暴和犯罪等一些重大问题的驱动因素之一。

对此,心理学家 Steve Biddulph 表示,家长可以采用更好的方式抚养男孩。

“我们都知道男孩子的精力是充沛的,喜欢到处活动。如果无法表达害怕或悲伤情绪,就很容易把它们转化成愤怒。”

如果男孩们想要学习“健康的男子气概”,他们就需要参考一些好的男性榜样。而父亲们更应该有责任为其树立好榜样。

现在许多家庭大都把教育孩子的事情推给了母亲,殊不知父亲的言语、行为以及思想时刻都在影响着男孩。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他们更需要父亲给予约束的力量,并为其提供指引方向。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的确,父亲是孩子第一个认同的榜样。在父亲的身上,男孩儿们可以观察到什么是男人,什么是父亲,什么是丈夫。通过这些观察建立的认知,对他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甚至是终身的。最终,男孩们会以父亲为榜样,努力模仿,希望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所以男孩变成什么样的男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亲。作为一名父亲,你合格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