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那些父母不用心陪伴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2019年04月29日 16:26

来源:家长学堂资讯

01

前两天的聚会中,晨妈的一位朋友又在吐槽自家的熊

说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眼看着孩子终于肯安静下来玩会儿涂鸦,刚想悄摸组个队打上一局游戏,结果这倒霉孩子就抢过对着屏幕一顿乱点,害得自己被队友狂喷不说,还立马掉了一个段位。

          

我问她,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撇撇嘴,还能为什么?小孩子哪个不淘气的,实在不行打两顿就皮实了!

我哭笑不得,他表现出来的是调皮捣蛋,但实际上他是在寻求你的关注呀,他只是需要你的陪伴而已。

朋友有些茫然地看着我,我不就在他旁边陪着他吗?

我反问道,你有没有关注孩子画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你这是陪他还是陪手机?

她回答不上来了。

孩子虽然天性调皮,但他们从来不是你的敌人。其实反过来,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就会发现,每个宝宝都是可爱善良的小天使。

02

我相信,这位朋友,包括视频里的那些家长,只是万千家长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对待孩子不仅神经粗线条,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

他们会觉得,不就是陪伴吗,这有什么难度,我们做家长的不是天天都在陪着孩子长大?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请仔细想想,待在孩子身边时,你又在做些什么呢?

是不是打游戏打到忘乎所以?

是不是追剧根本停不下来?

或者逛逛淘宝刷刷抖音,一刷就是几个小时?

……

在2017年《亲子陪伴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97.2%的家长愿意花时间陪孩子,但在过程中经常开小差;

49%的家长陪伴时只会旁观,不会参与到孩子的世界里面去;

51.9%的家长在工作和陪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了工作……

可见,大多数家长只是做到了“陪着”,而不是“陪伴”。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在《奇葩说》上提到过“有效陪伴“的概念,他说,今天的父母,不是不要爱他们的小孩,而是怎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陪伴,这标准变了。

如果仅仅是相处于同一屋檐下,却各做各的事,没有任何互动和交流,那是完全无效的。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亲子陪伴?

所谓有效亲子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全心全意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把工作和压力都丢到一边,真正享受和孩子相处的过程。

这样有感情的交流,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让孩子更快乐的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又该怎样做到有效亲子陪伴?

  •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他交流互动

陪伴不仅需要全身心投入,还要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融入他的世界。

要知道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让他随心所欲地掌控这段时间。也许只是一起画画、一起过家家、一起傻笑……

每一件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成为他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回忆。

  • 利用好碎片时间

网上有一句话让人心酸,“孩子,我抱起砖头就抱不了你,抱起你就养不了你。”

父母忙于生计,无心陪伴孩子是现代社会的现状。但其实只要做到有效陪伴,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全家一起吃饭时,可以互相分享遇到的趣事;在孩子睡觉前,给他一个完整的睡前小故事时间。

  • 父亲的陪伴也很重要

在陪伴中,父亲的角色同样重要,而现在的家庭却充斥着“丧偶式育儿”。

哈伯特说,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在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则不容易让孩子养成健全的性格,对孩子来说,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伤害。

颜如晶曾这样比喻,“孩子的一生是一部无法回看的连续剧”。

孩子的童年无法重来,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陪伴,也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有效陪伴,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03

哈佛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曾说过:

“十年以后,也许你会因为今天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小时而更加后悔。

与其以后再来后悔,不如从现在起,每天多陪孩子一小时吧!

推广

来源:侨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