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现澳洲
雨果曾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我们在向大自然不断索求之时,也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
虽然类似的调调从小听到大,但真实生活中又多少人是这样做的呢?
全世界每天产生的垃圾加在一块至少有上亿吨,这些垃圾正在破坏着环境,毁灭着我们自己。
最大的塑料摄入来自饮用水,另一大来源则是贝类海鲜,因为它们被人类整个食用,其消化系统中的塑料也会被人类所吞下。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因就会有果,最后的果子是甜还是苦,取决于我们自己。
不过,好在有不少人开始重视环保,讲究资源回收利用!
当中国开始讲究垃圾分类,上海民众被垃圾分类搞疯的时候,墨尔本的一位华裔妈妈已经主动带着家人过起了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生活。
墨尔本华裔家庭的环保生活
Surrey Hills 的华裔妈妈将资源回收利用带入到网络时代,她会在社交媒体上交换闲置在橱柜里的多余衣服和浴室用品。
Anita Yin 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她愿意用清洗液、洗发水、皮革上光剂和牙膏来交换家里人所需的金枪鱼、茶、狗粮和 Nutella 巧克力酱。
事实证明,她的社交实验是成功的,人们会回复交换物品或者称赞她的“好主意”。
“我们回收垃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有两个回收箱,会用回收的垃圾做堆肥,而且我们还有鸡。”
“我看过一部纪录片,这些东西都不会分解,对环境很不好。”
她说,她的丈夫是一名医生,他喜欢利用塑料碎片来修复他收集的旧相机,而她的儿子则喜欢学习减少垃圾填埋和保护环境的知识。
这一家人回收了丢在自然地带的垃圾,比如用废弃的金属电线建鸡窝,用废弃物建蚯蚓养殖场。另外像他们的堆肥箱、还有灯都是对回收垃圾的再利用。
“我丈夫也会捡起人们扔掉的塑化花盆。我们只是重复利用它们来种东西,比如种土豆。”
“我们这么做不是因为我们吝啬,不想买东西,而是知道既然它是有用的,为什么要浪费掉呢?”
保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开始
如今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600多座大中等城市中,约有三分二陷入垃圾包围圈中,四分一的城市已经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
在夏威夷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约1600公里的水域上,形成了世界上第八大洲-太平洋垃圾大板块。
简单点地来说我们普通老百姓需要做的就是给垃圾进行分类,而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目前,中国上海已经率先实施了垃圾分类,随后中国46个重点城市将会在2020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建立垃圾分类系统。
虽然目前上海人快被垃圾分类逼疯了,但如果坚持到最后绝对会养成利人利己的好习惯。
事实上,澳大利亚城市的干净整洁正是得益于澳洲人民的环保理念和澳洲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虽然不需要去记忆干湿垃圾的区别,但这里扔垃圾也是一项技术活。各地对本地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定都不一样,在各个城市的市政厅网站上都会有指导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网页。
通常澳洲人家里会使用三种颜色盖子的垃圾桶,盖子的颜色分别为红、黄、绿。
红色:用来放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包括尿布、绳索、破碎的玻璃器皿等;
黄色:用来放可回收资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纸板等;
绿色:用来放有机废物,包括小树枝、纸巾和食物残渣等。
对于不能放进这几种垃圾桶的物品,人们要去专门的回收和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置这些垃圾。不过比起期待垃圾能够被有效地回收利用,更好的做法是减少自身浪费,避免产生垃圾。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通过避免、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会垃圾分类吗?
你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有害垃圾、什么是湿垃圾、什么是干垃圾吗?
有大神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教程,用猪来判断。
原文链接: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