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储行行长警告年轻人!! “现在经济比以前好多了! 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来源:澳洲网
澳储行行长菲利普?劳伊(Philip Lowe)告诉一家青少年抑郁症慈善机构,千禧一代应该少抱怨,拥抱这个美好的时代。
尽管对年轻人所在的中等收入人群来说,他们可能无法负担得起悉尼和墨尔本的房价,但婴儿潮时代出生的劳伊博士在为研究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相关阅读:安乐死根本安乐不了,别宣传了】的筹款午宴上表示,很少有人能在年轻的时候过得这么好。
1979年高中毕业的劳伊博士告诉安妮卡基金会(Anika Foundation),年轻人需要关注失业率和通胀的经济指标,这也被称为“痛苦指数”。
7月25日,他在悉尼的一个午餐会上说:“目前的‘痛苦指数’与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水平一样低。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低且稳定的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时代。有时提醒自己这一点挺有用的。” 尽管“痛苦指数”继续稳步下滑,但在这个工资增长疲弱的时代,悉尼房价中值已高达866,524元,是全职员工83,500元的平均工资的10倍以上。
在上一代人买房的时候,悉尼一套普通带院子的独立屋价格只是当时平均工资的5倍。
目前,澳大利亚家庭债务与收入之比为190%,处于创纪录高位,为全球第二高,仅次于瑞士。
目前澳大利亚的通胀率为1.3%,远低于澳储行行2%至3%的目标。 失业率也处于5.2%的低位,约为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经济衰退时期水平的一半。
目前的现金利率也处于1%的创纪录低点,远低于30年前18%的水平。 在婴儿潮一辈年轻的时候,澳大利亚和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受到滞胀的困扰,失业率和通货膨胀都居高不下。
劳伊博士说:“这个指数其实就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一个综合。现在很少有人谈论这个指标,但我认为让你们了解这个背景是很有用的。正如你们所看到的,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那时的经济相当糟。”
在上世纪70年代全球油价飙升之后,那时澳储行的痛苦指数是最高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再次陷入干旱和长期衰退之中。
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澳大利亚每隔几年就会经历一次经济收缩,同时还伴随着大规模的罢工。
但澳大利亚的经济自1991年以来从未出现技术性衰退,连续28年都在增长,创造了世界纪录。
原文链接: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