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因疫遭重创,澳洲代购直播转型寻商机
来源:澳洲无忧网
本篇内容为转载/翻译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体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刘女士表示,出于安全考虑,中国客户倾向于选择本土生产或储存的产品,避免包裹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
最近刚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毕业的刘女士(Christine Liu)一直拒绝向父母要钱,但当新冠疫情爆发时,她别无选择。
她说:“我感到内疚……尽管我几乎入不敷出,但我不想问(他们拿钱)。”
“我认为这种流行病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28岁的她在一家餐厅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同时继续她的代购工作。
她帮助中国消费者代购澳大利亚制造的产品,包括婴儿配方奶粉、保健品、化妆品,偶尔也会帮中国消费者代购奢侈包。
但自今年年初以来,需求一直在急剧下降。
她去年每月至少卖出300罐婴儿配方奶粉,到今年9月却只卖出了50罐。
刘女士的年营业额相较于去年的逾20万澳元也减少了一半,去年她的税前利润约为2万澳元。
刘女士表示:“去年我经常被太多的订单搞得不知所措,但今年我的手机几乎没有一条消息。”
“我非常想念那些忙碌的日子。”
“代购正在消失,但不会完全消失。”
澳大利亚价值数十亿澳元的代购行业已经被疫情颠覆,不仅成千上万的个人购物者感受到了影响,澳大利亚的主要企业也感受到了影响。
三成代购门店暂时或永久关闭
在澳大利亚,婴儿配方奶粉货架被扫荡一空的现象已经令人司空见惯,但是颇受欢迎中国代购客户欢迎的a2乳品公司,目前正面临产品供应过剩的问题。
虽然很难知道哪个单一因素造成了最大的破坏,但一个问题是海外入境人数的下降,尤其是国际学生。
在新冠疫情之前,澳大利亚估计有15万名代购。
尽管像刘女士这样的一些人是专业代购,但许多人是临时移民或游客,规模较小,他们主要为国内的朋友和家人提供产品。
为了迎合了这一需求,遍布澳大利亚各地共约有1,000家实体专卖店,但许多店铺现在也已经关门。
将澳大利亚品牌与代购联系起来的咨询公司Honeyroo的主管傅先生(Jerome Fu)表示,目前约有30%的代购专卖店暂时或永久关闭。
他说:“即使是在开张的商店,来买东西并运回中国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但造成影响的不仅仅是游客数量的不足,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在疫情爆发后发生了改变。
刘女士表示:“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倾向于选择在中国生产或储存的产品,因为从海外发货时,包裹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
根据4月份发布的官方数据,中国经济出现了1992年以来的首次萎缩,这影响了中国人的购买力。
傅先生表示:“中国消费者购买进口产品的购买力下降……还有一个原因是物流(中断),买东西耗时太久了。”
甚至在疫情爆发之前,中国消费者就已经越来越多地寻找更便宜、更有效的方式来购买澳大利亚产品。
前Swisse商业主管亨特(Jeremy Hunt)告诉ABC(澳洲广播电台),新的在线平台已经对代购模式产生了“压倒性”的影响。
“中国主导的一些举措增加了这种压力,”亨特表示。他曾帮助开拓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代购的电子商务贸易。
他表示:“(新平台)在定价和交货时间方面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真正有竞争力的选择。”他补充称,对中国和海外企业来说,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贸易低迷引发连锁反应
最大的代购物流供应商之一——蓝天快递(Blue Sky International Express)于今年5月破产。
蓝天快递在和的数十名客户告诉ABC,他们正试图取回滞留在公司的货物,而在的一些客户表示,他们可以通过支付额外费用收回自己的产品。
这些客户——代购和专卖店老板——估计,价值80万澳元的商品和近7000个包裹仍下落不明,但真实数字可能更高。
随着代购销售的崩溃,其影响还可能迫使澳大利亚证交所一些主要上市公司进行重组。
亨特表示:“对于那些在中国面临风险的澳交所上市公司来说,这种下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澳佳宝(Blackmores)或a2 乳业,它们通过裁员、削减营销支出和其他消费者驱动的活动的私人企业和品牌。”
a2乳业公司是澳大利亚婴儿配方奶粉的主要生产商之一,也是代购及其客户产品的主要来源。
该公司没有回应ABC的问题,但首席执行官巴布里奇(Geoffrey Babidge)在9月份的市场更新报告中表示,其婴儿营养产品2021年的销量将继续下降,部分原因是“代购渠道的收缩”。
该报告称:“代购渠道的中断影响了我们9月份的销售,目前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1财年上半年的剩余时间。”
根据维生素公司澳佳宝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新冠疫情还导致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和的净销售额下降了16%。
另一方面,亨特表示,新冠肺炎迫使企业认识到代购销售的商业价值。
“这是对该行业力量和成功的积极认可,尽管其影响令人担忧,因为它非常真实——品牌和人们正因此遭受痛苦。”
澳洲代购业务的未来在何方?
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破坏看不到尽头,代购正在寻找适应的方法。
刘女士已经在一家餐馆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以维持目前的收支平衡,但她也在考虑利用品牌推广技巧,把自己变成一名有影响力的网络人物。
花女士(Longlong Hua)等其他公司已经完成了转型。
“自3月份以来,我的业务一直在下滑,但我把自己的仓库升级成了10家直播工作室,” 花女士表示。
花女士邀请个人代购利用她的工作室与中国消费者建立联系,并推广澳大利亚品牌。
“这绝对是一个机会,因为中国消费者喜欢这种互动,”她说。
亨特表示,随着代购行业面临多年来最大的变革,这种由代购充当影响力代言人和品牌推广者的商业模式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亨特说:“社交分享和社交电子商务的时代已经到来。”
“需求仍然存在,中国消费者不仅渴望,而且已经习惯了澳大利亚生产的令人惊叹的品牌、产品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