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悉尼夫妻的神操作把全澳州人看傻了!因为一条冷知识,千万豪宅免费住

2020年11月25日 20:08

来源:资讯

最近,的一套房产交易

引发了网友强烈的围观

这栋位于悉尼海景豪宅区的房子

居然白送……

就是眼前这栋绝美湖景房,位于悉尼的Birchgrove的 Louisa Road路上。

港口老宅,离悉尼CBD只有5公里。

却能闹中取静,从自己房间里望出去就是碧波荡漾的开阔水面。

绝美的亲水平台小花园里还有一颗长势喜人的蓝花楹。坐在自己家里,远处就是,什么神仙生活!

这不是Dream House

还有什么可以叫Dream House?!

当然价格也是不便宜,按照市场估价,今年这房子怎么也要个1500万

最近悉尼一对夫妻David Moore和Dee Andreasen成为了这间房子的新主人,

却一分钱都没花!!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远亲不如近邻

老邻居变亲人

19年前,这两夫妻搬到了Louisa Road上的一间房子里,开始了新生活。

两夫妻的隔壁邻居,是一个独居老太太Barbara Murphy,一个人在这大房子里住了一辈子。

两夫妻发现,虽然老太太的大房子很漂亮,房子前就是水景。每天坐在平台上,喝杯茶,看看开阔的水景,回顾一下过去的人生,也是理想的晚年生活了。

但是老太太一直一个人,也没个儿女来往,也没有老伴相陪。生活起来总是有诸多不便。

于是平时,两夫妻就会常常顺手帮老太太一点忙。

搬个重物啊,买点日常用品啊,做点比较难做的清扫和房屋修理啦,甚至平时一起吃个饭啊等等。

一来二去,也就非常熟悉了。

周围的邻居都作证,这些年里,两夫妻常常给老太太加油钱,在她需要出门的时候都会开车载她出去之类的。

跟儿女照顾自家老人也没有区别了。

16年前,一句话成为关键!

2004的一天

这两夫妻觉得

这老房子实在是太旧了

地理条件是好,但是住了这么多年,也实在想把自己的房子扩展一下,弄弄大,翻翻新,可以住得更舒服一点。

但是一旦要开工总是会影响邻居的,于是两夫妻就去和隔壁的Murphy老太商量。

没想到老太太坚决不同意!以为她觉得邻居的房子一扩建,那自家院子里的无敌水景就被破坏了!

我老太婆就想安安稳稳过个晚年

这点快乐也要给我剥夺吗?

不行!

但是,老太太话还没玩,话锋一转说:“但是,如果你们等我死了之后再开工,我可以等死后把我的房子给你们。”

这喜从天降让两夫妻彻底傻眼!

还有这好事?!

老太太说:你俩平时就对我很好,你们看我年纪一大把也没个儿女,我想要你们帮我在这个房子里安度晚年。

等我死后

我的房子就归你们了。

这条件要两夫妻怎么拒绝!

当然说好!

从那以后,两夫妻更加无微不至地担负起了照顾老太的职责。

有的时候因为自己工作忙,老太太年纪大了,一时有个小病小痛也照顾不过来。

Moore甚至还找了

自己教会里的朋友帮忙

以防自己不在的时候有个紧急情况要处理,朋友可以帮忙看顾一下老太太。

这细心程度

有的亲生儿女不一定做得到啊!

遗嘱突然变更

老太太死后引来房产官司

时间到了2014年,一天,Murphy老太说要去见自己的律师。Moore就像往常一样,开车载她出门。

结果老太太这次见律师,是去建新的遗嘱的。

可是Moore却发现

这遗嘱里并没有包括他和他的妻子!

遗嘱里,老太太把她的房产平分给了自己的哥哥和姐姐。如果自己哥哥姐姐走得比自己早,那房子就给悉尼的两家医院了。

不是说好的要给我们房子的吗?

这下怎么啥都没了?

仔细一看,Moore发现自己也不是啥都没有,还是分到了$25000的。

要是别的邻居,能分到$25000也真的已经很多了。

但是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持续不断对Murphy老太的照顾,Moore不免愤愤不平起来。

无法接受,上法庭解决!

立完遗嘱一年后,2015年

83岁的Murphy老太去世了

按照遗嘱,房子要分给Murphy老太的哥哥姐姐。

Moore思来想去觉得无法接受。

明明是整个房子

现在只有$25000

落差也太大了!

他决定去找Murphy老太的两个哥哥姐姐谈谈,想问他们能不能放弃他们的继承,把房子留给他。

毫不意外地

两个人都回绝了他

这条路被堵死了之后,Moore两夫妻还是觉得不甘心。想要讨要回自己的本已经被许诺的房子。

两人决定诉诸法律!

全靠一句口头承诺

但是确有法律效应!

审案也觉得这案子有意思。

在听了各方证词,查看了这么多年的各种证据之后,法官觉得确实,这两夫妻为了照顾这个邻居老太,确实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作出了很多改变他们人生的决定。

因为好几年前,老太太的健康状况就已经很差了。

确实是因为这两夫妻真的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让老太太一直还撑了那么久。

前面老太太遗嘱里提到的哥哥姐姐确实和她也没有那么亲近。

姐姐说:知道自己还有房子拿,也是很惊讶,我以为房子是会给邻居的。

哥哥说:我不在乎这房子,我也不知道这房子值多少钱。

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是没有人会平白无故

把自己继承的遗产送出去的

于是漫长的官司就开始了。

每一句承诺

都是有法律效应的!

在法官看来

两夫妻确实有些盲目乐观的气质

但是也并不完全是在异想天开

确实,老太太和两夫妻这三个人之间,没有以任何合同的形式确认下了房产产权的交接,遗嘱里也没有说要把房子给他们。

一切全靠两夫妻说的当年的一句承诺。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法律原则,叫做

“物权禁反言”

proprietary estoppel

这条法律原则是说,如果之前确实有许诺存在,许诺和授予权利的人不得反言,权利人可以提供许诺证据要求拿回自己的权利。

也就是说,老太太确实作出过这样的承诺,两夫妻也遵守了承诺,那么老太太就不能在之后食言!

法官觉得,这事挺清楚的,老太太确实承诺了,两夫妻确实旅行了诺言好好地照顾了老太太的晚年。

那他俩拿这房子没毛病!

而因为各种证据琐碎,整个案子的时间特别长。当时已经80几岁的Murphy老太的哥哥姐姐都没能熬完这漫长的庭审,在这几年内相继去世了。

这房子,就更加顺理成章地给了Moore两夫妻。

今年年底,产权交接程序终于启动。

两夫妻喜提老太太之前住的

豪华水景房!

悉尼的法院发现

最近像这样因为一些口头承诺

或者久远交易导致房产产权不清晰的案件

越来越多……

母亲拿房子、儿子拿母亲…

环环相绕法官都晕了

在悉尼西部Bankstown的 Edward Street有一间房子,同时在南部Nowra的Sanctuary Point有一块空地。

这两处房产都属于同一个主人

这位主人在1969年就去世了。

但是这位主人没有任何子嗣,也没有立下任何遗嘱,这房子就这么空着了。

这时候,前主人一个亲戚的老婆

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

她闷声不响就就接手了这个房子。

做了一下简单的修缮清洁,就把Bankstown的房子租出去,开始收起了租。

但是,她一直没有按照《不动产法》的(Adverse possession),把自己注册为房子的登记主人。

这里又是一个重要的房产法律知识了:逆权侵占(Adverse possession)

就是说,如果一个非业主不经原业主同意,持续侵占对方土地超过12年,那么侵占者就能成为这个土地的新合法主人,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因为这位女士已经去世,且家人不愿意透露她的姓名,我们就叫她“那个女人”吧。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19年

“那个女人”自然而然成为了合法房主

到了1988年,“那个女人”的其中一个儿子和他的妻子一起搬进了这间房子。也同时也照看着Sanctuary Point的那块空地。

就这么一直到了2016年,两夫妻成功登记成为了那块空地的新主人。

但是Bankstown的这间房子却不行

因为这里有个问题,逆权侵占(Adverse possession)确认的是土地的多有权。

但是土地上的房产产权却没有说明。

这就导致了这间房子

所有权还是不清晰

这就导致了矛盾的出现:如果这两夫妻把这房子卖了?那么他们到底需不需要给自己的兄弟也分一笔钱?而这要取决于“那个女人”到底拥不拥有这间房产?并且是不是同时继承给了他们两兄弟。

这关系绕的,让法官都头疼。

经过一番仔细审查,法官表示,“那个女人”一直在为这两处不动产支付city council的费用和水费,直到2012年她去世。

所以法官认为“那个女人”一直都拥有这两处房地产的所有权。

也就是说,“那个女人”通过逆权侵占,成功成为了这两处房产的房主。

但是因为她一直给房子缴费,所以她的儿子和儿媳并没有因此成为新房主。

房主还是“那个女人”。

而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

现在正因为这间要被卖掉的房子

所有权打官司

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

也是让法官挠破头……

但是看起来很爽的逆权侵占

并不是百试百灵的

有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绕进去

逆权侵占并非时时有效

花了钱也不一定是你的地

悉尼有个老大哥就是这样,他把自己的邻居告上法庭。因为Woollahra一块7平米的地。

他表示,自己在1980年代,花了$500真金白银买的这块地,新邻居就把它据为己有,这怎么行!

我的地我得要回来!

这又是让法官头疼的产权纠纷。

好端端的,这块7平米的地就是和被告邻居的家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但是和这位原告的房子却差了个十万八千里…..

这位原告大哥说,自己在1987年的时候,和邻居房子原来的主人有过一个协议:自己花了$500买下了这块地

包括了房子的进车库的车道

但是,这块地的产权

并没有就此转让给他

直到2015年

新邻居搬进来

直接占了他的地!

老哥觉得这不能忍!他也知道逆权侵:他想啊,我这都买了30多年的地了

逆权侵占一弄,啊这地

怎么着都是我的了!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邻居的土地登记在了一种叫做Torrens title的土地登记和土地转让系统。

这又是个啥?

好知识点又来了!

黑板又敲起来了!

Torrens title

这种系统确保了登记的土地所有权,是通过所有权转让登记来转让的,而不是通过使用契据来转让的。

这也就意味着被这样登记的土地,可以把大部分的逆权侵占拒之门外。

这让本身觉得十拿九稳的老哥惊掉了下巴!

这,当年自己买的地就这么没了???

法官也是觉得头疼:老哥买了这地是真的,邻居买这房产的时候也不知道还有这么块7平米的地是给卖出去的呀!

所以只能提出双方调解。

按照悉尼现在的地价,这块7平米的地左不过几千刀的价格。

法官希望两家能好好坐下来,分一分钱,以平息此事。

所以,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也学到了另一个法律知识。

如果担心自己的房子以后会被逆权侵占

那么就把房子登记在Torrens系统下

想要在路边“捡”房子的,恐怕等了12年也拿不到这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