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胖福的小木屋
如果说到人类史上最耻辱的战争,莫过于澳大利亚发动的鸸鹋战争,在拥有枪械和充足火力的情况下,澳大利亚还打输了。
鸸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是鸸鹋属下的唯一种,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且是该国国徽上的“守护神兽”之一,因神似鸵鸟,所以又被称为“澳洲鸵鸟”。
鸸鹋身材高大,最高可达2米,但体重轻盈,一般不会超过60kg。它们属于平胸鸟,同属此类的还有鸵鸟、鹤鸵等,这类鸟通常体型较大,但身体两侧的翅膀却因经年累月的陆地行走而渐渐退化,失去了飞行能力,变得又细又小。
所以现在很多地方也饲养鸸鹋,作为一种平胸总目的大型地栖鸟类,鸸鹋肉的口感比起禽肉来其实更像牛肉之类的,质感更偏向于红肉。容易饲养、口感扎实、料肉比低,这一系列优点使得鸸鹋成为了一种相当不错的肉源动物。
1932年,澳大利亚爆发了干旱,两万多只鸸鹋大举入侵了农夫们辛苦耕耘的庄稼地,同时还霸占了为牲畜提供丰沛水源的土地作为栖息之所,它们毁坏并吞食了大量麦田,还在围栏上留下了许多大裂缝,使野兔能随意出入田地。
鸸鹋战争的过程
军方交给他们的任务,是要搞到一百张鸸鹋皮来给骑兵做帽子,更重要的是去测试机枪射击高速运动目标的效果。
他们携带的刘易斯轻机枪是一种微妙的武器,全枪长1283毫米,空枪重11.8公斤,这种老式武器虽然不会因为枪管过热无法射击而错失屠杀鸸鹋的机会,但是复杂的抽风冷却和弹鼓供弹系统总会让它时不时出点故障。
当时有超过1000只鸸鹋被引进了埋伏圈,上校一声令下,机关枪喷吐着火舌向鸸鹋群集中开火,然而虽然体形庞大,但是走位却一点也不呆萌。枪一响就四散开始躲避,鸸鹋的百米冲刺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0km,一步可跃3米宽,那时候还没有机动部队,可怜的士兵只能扛着沉重的机枪用双腿追着打,最终仅仅杀死了12只鸸鹋后,后来枪支因故障而熄火。
战争的胜利,并没有改变鸸鹋的命运
这场战争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笑话,被誉为历史上最耻辱的战争,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鸟发动战争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被鸟打败的国家。事后,一些人表示,这是因为鸸鹋有一个非常厉害的首领。
这场战争之后,澳大利亚军队多次请战,但是都被拒绝,不知道是不是担心鸸鹋战争的结果重演,面子上挂不住,不过直到1964年,澳大利亚仍以重奖鼓励民众捕杀,1945年至1960年之间,在西澳大利亚州就有不少于284704只鸸鹋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