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澳闻日讯
墨尔本的重心已经渐渐转移了……
澳洲重点从CBD转向小镇……
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有序的、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这一下就将“去城市化”“多中心发展”推上了风口浪尖。
疫情后不少专家都在讨论,将来墨尔本的发展会趋于CBD中心化还是扩散至各个小镇。
中心城市此次疫情中受到重创,封闭的边界、在家工作、网上购物和对公共交通的警惕,逐渐削弱了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反观其他地区,COVID-19 竟然为长期被忽视的郊区购物中心、后街和公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是郊区留住人口、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投资和改善墨尔本全境宜居性的机会,” 墨尔本远西区温德姆市市长Adele Hegedich 说。
“病毒在无意中终于让人们好好认识到自己20 分钟内的街区。”
墨尔本 1980 年代后从与世隔绝的一个制造城镇转变为全球知识和服务中心,这样的背景导致其中心特别容易受到新冠大流行的的影响。
从1990 年代初期曾经挖空的“甜甜圈城”被改造成一个适合工作、餐饮和娱乐场所,狭窄而舒适的小巷里有着随处可见酒吧和餐厅。
而现在人潮开始散去了。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很少再能见到城市中心的天际线上架起起重机了。Docklands 的街边商店几乎有一半是空的。
正如《时代报》在 10 月份报道的那样,废弃或延迟的商业建筑项目将为墨尔本的中心城区留下“炸弹现场”的伤疤。
但疫情后人们的生活改变,尤其是在家工作,已经对墨尔本市中心有影响力的商业地产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
南十字星Southern Cross车站 5 月份的人流量记录——在封锁之前——显示早上高峰时段平均只有 1300 名行人涌入collins st,不到 2019 年平均 2800 人的一半。
同时,根据房地产委员会 4 月份的办公室调查,只有 41% 的城市工人返回了他们的办公室。
有人欢喜有人忧,CBD外的社区赶上了发展的好时候
许多住在市中心以外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墨尔本东南部Kingston市市长Steve Staiko表示前几天是最近一年多来首次访问中央商务区。
“我不需要再去那里了——我现在在可以通过网络会议来上会见和游说部长们,”他说。
店主Adan Cruickshank平日里就住在附近,他曾经就考虑过由于当地晚上餐饮缺乏导致人们晚上外出就餐必须出远门。
于是他赌了一把,开了他的第三家郊区餐馆。尽管处于封锁状态,但业务仍在蓬勃发展。
Cruickshank 说,“在当地工作和社交并不是一时的兴起,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去中心化。”
确实。早在 1954 年,州政府就将墨尔本设想为一个由当地活动中心组成的网络,将为居民提供“中心城区的许多设施,而且条件更吸引人,离他们的家更近”。
只是由于缺乏政治意愿和具有不同优先级的有影响力的商业利益,不断被搁置,而正好此次疫情加速了该宏图的进程。
墨尔本一直以来被称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以气候宜人、完善的政府福利系统著称,说是“懒人天堂”也不为过。
但近些年CBD的繁荣发展,似国内般的灯红酒绿让人们不禁忘记了想来澳洲过“养老生活”的初衷。
加上封城封边境无法出远门旅游,让一些本来小众的墨尔本市区周边的宝藏小镇一下被大家挖掘出来。
在小红书一搜关于“墨尔本小镇”的词条就有多达4100多条分享,关键词都是“遛娃圣地”、“周边一日游好去处”、“欧式风情”、“文艺”,等等,看的人心直痒痒。
就这么花费一、两天的时间,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坐在海边钓钓鱼晒晒太阳,累了在街边吃个brunch岂不美哉。
让小镇一下充满生机
同时也为小镇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以上内容转载自澳闻日讯,风平浪静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