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曝光一组数据:原来,澳洲人竟然过得这么“穷”…

2021年08月27日 15:24

前不久,公布了平均周薪的数据。

尽管遭遇了疫情+封锁的双重打击,工资依然增长了1.4%。

平均下来,每人每周的收入达到了1737

可以说是相当之高了!

虽然拿着大笔工资,但是大多数澳人却并没有肆意挥霍…

最近,曝光一组数据:原来,的日子,竟然过得这么穷!

#01:人过得这么穷

根据3AW的报道,最近,澳洲的二手车市场迎来一场购买热潮。

汽车行业协会的首席执行官Richard Dudley表示,由于二手车市场的非常火爆,很多人都在出售自己使用过的车辆。

由于驾车出行的安全性相对更高,许多澳洲人选择购买二手车作为代步工具。

最低只需花上几百澳元,就能变成有车一族。

比起花费十多万澳元买一辆车,他们更倾向于买一辆二手车,然后把剩下的钱用作旅行。

在澳洲,汽车不是用来彰显社会地位的,更不是财富的象征。

人们不会因为开二手车,而被区别对待。

除了二手车之外,根据二手市场Gumtree 澳大利亚公司发布的年度二手经济报告,澳洲人对于二手服饰也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

报告指出,澳大利亚二手经济今年的价值高达460亿澳元。

相比过去十年的任何一年,这个数字都至少高出30亿澳元。

相比2011年,二手经济价值已经接近翻倍,当时的二手经济价值仅为250亿澳元。

在网上经营二手服装的零售商Kirsta Hawkins表示,“我们的网上销售额飞涨,很多人都认为二手产品更有价值。”

在北,二手服装和配饰精品店Studio61店主Bridget Knox则表示:“一件外套、一个包包、一双鞋子、简单修补或清洗之后,有需要的人也能用上好几年。

所以,我们认为,二手服装可以帮助避免这些商品直接当作垃圾丢掉。”

澳洲姐妹Megan和Paula Mewing则表示,她们不仅喜欢购买二手衣物和包包,甚至她们家中大部分的家具、装饰品,都是从二手店买来的。

调研数据显示,19%的澳人购买二手货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自己买东西的欲望,但是又不想多花钱。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和购买能力都很强,非常奇怪的是,澳洲人却始终对购买昂贵商品保持着非常冷淡的态度。

甚至有许多着装朴素的澳洲人,每天挤火车上班,实际坐拥房产无数,身家百万却不炫富…

这是因为在他们眼中,相比于虚无缥缈的“档次”和“面子”,商品的质量更重要。

因此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宁愿选择杂牌,也不多花钱买贵的。

出门吃饭时,澳洲人也把这种“穷酸”的意识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不喜欢铺张浪费,吃饭各人点各人的,量力而行,一般一人一份。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相谈甚欢,吃完各子买单自己的那部分。

相比之下,如果你在澳洲阔气的请客点一大桌子菜,吃不完也不打包,非但不会给人豪爽的感觉,反而会被认为是素质低。

可以说,澳洲人虽然享受着高收入,但他们的生活却完全没有高收入应该有的样子,看起来反而“苦哈哈”的。

爱买二手车,穿着废旧回收的衣物,甚至在外面吃饭也不放纵自己…

但,把日子过得这么苦的澳洲人,其实也有自己追求的富足!

#02:澳洲人追求的富足

澳洲人对于个性自我的追求与热情,凸显个人的品味,自己的风格,才是他们的追求和热情。

精神富足,就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为了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澳洲人最喜欢带上全家人一起旅游。

不仅是有钱的人家出门旅游,没钱的工薪阶层也会带全家出门旅游。

许多人都会提前半年订好打折机票和酒店,做好攻略和计划。

通过一场旅行放松或是开眼界,欣赏各种文化。

这一点,在澳洲的教育观念中也有所体现。

相比华人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澳洲人追求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从学前班到12年级,如果选择公立学校,家长基本上不需要花钱;私立学校的学费虽然贵了点,但澳洲人也不会让孩子课后参加各种补习班。

而且澳洲父母总是告诉孩子,长大后你自己就要出去赚钱。

所以很多孩子在中学时就已经自主在外打工,或者帮父母做家务换取零花钱,他们明白“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正是因为这种清晰的概念,所以澳洲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立与节约的观念。

谁能想到,澳洲人的日子竟然过得这么穷…

不过,他们务实、朴素的消费观,也值得广大华人的借鉴与学习。

毕竟,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的富足!

责任编辑:suri

*以上内容转载自澳洲微报,指点山河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