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热搜!墨尔本网红brunch天价吐司惹争议,$30刀值吗?网友翻出10年前小票,笑称:原来当年这么幸福
又到了周末~ 有没有和小伙伴们约好去哪儿逛吃一圈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墨尔本咖啡店最近价格好像涨的很猛,没吃啥就得人均$40往上走了,再加上周末surcharge,拿到小票纯纯惊呆的程度。
每天习惯性购物就像温水煮青蛙,不太能察觉到澳洲的物价飙得有多猛,但是当时间轴拉长,一些令人震惊的数据就蹦哒出来了。
1、墨尔本咖啡店菜价惹争议
最近有件事儿闹的挺大,有小伙伴发现墨尔本brunch店卖鳄梨吐司要近30澳元了!
这家叫做The Glass Den的咖啡馆,一份avocado on toast售价26澳元,而smashed avo也要23.5澳元。燕麦粥售价为22.5澳元,法式吐司则要27.5澳元。
他发帖郁闷的问道:这真的是墨尔本咖啡馆的正常价格嘛?
很快无数小伙伴回应,其中一位写道:“要是我我就直接走,这个brunch价格也太高了!”
不过也有粉丝辩解,The Glass Den是一个精致而且适合探店打卡的餐厅,大家不仅仅为了一口吃的买单,更是为了情调和心情。
尽管价格比普通咖啡馆要贵,但这家咖啡馆的食物摆盘和装饰风格与众不同。价格是否合理取决于个人的口味和消费观念。
帖子也引起了内行人士的关注,一位咖啡馆厨师解释说,考虑到使用的高品质原材料,这些价格其实还算合理。
他指出,咖啡馆需要支付各种开支,包括工资、食品成本、咖啡豆、租金等等,因此价格也包括了这些方面的支出。
食品分销商的工作人员称,自从疫情爆发以来,虽然批发价格已经全面上涨了约25%,但是大多数这些咖啡馆将价格提高了200%,显然有点过了,建议大家还是在家里自己做,毕竟牛油果吐司也没啥技术含量~
2、ALDI十年前的购物小票
最近,一位ALDI的顾客竟然找到了一张11年前的购物小票,她在一个热门的脸书群组上分享了这个惊人的发现,而这张旧小票上的两个细节让大家议论纷纷,觉得实在是太离谱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张2012年的小票,上面写着一块250克的黄油仅售1.39刀。
但现在呢?同样的黄油价格已经飙升到了3.69澳元,竟然涨了165%之多!
飙涨的当然不止黄油咯,这张古早的小票上显示,当时一块500克的奶酪只卖3.79刀。而现在在ALDI购买同样的奶酪却要6.99刀,涨价了整整84%!
一位网友评论道:“现在每次去购物都感到焦虑,价格简直太荒谬了。”
“我以前的储藏室里存放了各种食物,现在只剩下空空的货架,但事实上我每周都去购物,花的钱也是过去的两倍。”
以为小伙伴直接开始幻想:“有人能不能快点发明一个时光机,让我们回到那个美好时代?物价疯涨,但工资并没有上涨,养老金也几乎没有上涨,太无奈了。”
不过,也还是有一点好消息的,那就是通心粉的价格只上涨了10c,看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在涨价呢。
3、这年头,牛奶也在涨
超市巨头Coles提高了牛奶价格,每升多了10c。这次涨价是因为供应链成本上涨,Coles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这也意味着牛奶价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上涨了21%。
行业协会Dairy Australia在其最新行业状况报告中指出与所有其他食品类别相比,零售乳制品价格“增幅最大”。
今年,由于澳大利亚的全球供应中出现了供应减少、天气不好、劳动力短缺以及对大幅通货膨胀等问题,所有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牛奶价格飙升。
随着供应的减少,价格上涨可能会继续,全澳牛奶供应预计将下降3%至4%,至78亿升。然而于此相反,全球牛奶价格却已经下跌。
所以,货比三家不吃亏
不过有政策也会有对策,面对越来越高的物价,澳洲人也学聪明了 — 货比三家不吃亏!
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选择舒适便捷的在线购物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通过在线购物,不仅可以省时省力,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惠的商品。
随着在线零售商如亚马逊、Catch of the Day和IGA的崛起,消费者现在有更多的选择。
尽管Coles和Woolworths仍然占据着在线杂货购物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其他在线商店也在迅速增长。
亚马逊的数据显示,自Covid开始以来,许多日常家居产品都取得了增长,而且蔬果等品类销量也很不错。
虽然在线比价购物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但也伴随着其他权衡因素。
其中一个是时间成本,另一个是燃料成本和送货费用,特别是从多个零售商购物,可能需要支付多次送货费用。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墨尔本吃饭吧,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