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州救护车系统被滥用!呼叫的奇葩理由包括打嗝、宠物患病
工会表示,维州救护车被派去接应一些非紧急病例,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包括宠物患病、打嗝和牙痛等等,而真正的病人却处于危险之中。
此外,救护车被派往一些归为一级代码的病例,但其实并非真有紧急情况,包括在面临“极端需求”而内部实施紧急警报的晚上。
维州救护车工会秘书长希尔(Danny Hill)表示,最近几周,救护人员被派往接应一些病例,包括打嗝、牙痛、鸽子心脏骤停、猫咪分娩以及因猫死亡而伤心欲绝的人。
他说,“我们接到呼入电话,以为是有一个人心脏骤停。当工作人员赶到那里时,发现的是一只鸽子。”
5月的一个晚上,橙色代码生效期间,一辆救护车被派往一名临产妇女,结果发现是一只猫。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移动重症救护(MICA)高级护理人员表示,每天“至少”会有一个病例,因为MICA的专业医护人员忙于处理低紧急病例,无法接应需要“重症护理援助”的人。而只要缺少一名救护车人员,就会导致大片地区没有MICA的覆盖。
一名经验丰富的接线员指出,由于分流程序,许多非紧急病例被错误地贴上了一级代码标签。
希尔认为,这是一个病人和救护车人员的安全问题,他也意识到重症护理人员“无法对真正危及生命的病例做出反应”,因为他们被困在其他地方。“当医护人员被派往他们不应该去的地方时,病人就处于危险之中,”他说。
就在几天前,作为漫长的EBA谈判的一部分,工会加大了他们的劳工行动。据称,护理人员经常被迫加班——平均每天总共800小时。员工精疲力竭一直以来都是症结所在。
维州救护车也屡次未能达到一级紧急代码的响应时间目标。
去年接受调查的护理人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所回应的“一级代码”病例中,只有五分之一的调度代码“符合”病人的病情。
希尔表示,问题不在于接线员,而在于他们使用的程序,该程序对病例进行了“过度分类”,如果员工怀疑有什么问题,就无法给他们询问更多细节的空间。
维州救护车中心和维州000呼叫中心此前都敦促社区为紧急病例保留紧急服务电话畅通,称五分之一呼叫救护车的来电根本不需要紧急响应。
*以上内容系网友Max说澳洲自行转载自1688 澳 洲 新 闻 网,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