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女子救助中国弃婴
引发公民身份争议
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泰国交界的偏远山区,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正在上演。
一位名叫亚历山德拉·贾格尔曼(Alexandra Jagelman)的澳大利亚女性,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用大爱挽救了多个濒临死亡的弃婴。
然而,她的善举却在澳大利亚本土引发了一场关于公民身份的法律争议,其中一名被她救助的女婴恩吉·”希望”·苏(Enji “Hope” Su)的遭遇尤其引人关注。
生死一线间的奇迹
故事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当时,贾格尔曼女士正在中国云南省湄公河上游地区的一个基督教非政府组织工作。
一天下班后,她得知一名15岁的拉祜族少女刚刚经历了一场紧急剖腹产,产下一名疑似脑损伤的女婴。
在当地的传统观念中,天生残疾的孩子被视为不祥之兆,往往会遭到遗弃。
得知这一情况后,贾格尔曼立即赶往当地医院。
在那里,她亲眼目睹了这名女婴的悲惨处境:脑出血严重,不断癫痫发作。
当医生确诊婴儿可能患有脑损伤后,亲生父母当即转身离开,将孩子遗弃在医院。
面对这一危急情况,贾格尔曼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照顾这名女婴的责任。
她不仅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还开始亲自喂养这个脆弱的生命。
正是她的这一决定,挽救了女婴的生命,并为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未来。
这个被命名为恩吉的女婴,在贾格尔曼的悉心照料下逐渐康复。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出生时的健康状况极其糟糕,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恩吉已经成长为一名”健康、充满活力的年轻女性”。
这堪称一个医学奇迹,充分体现了贾格尔曼女士无私的爱心和坚韧的毅力。
法律与人性的博弈
然而,就在人们为恩吉的康复欢欣鼓舞之际,一场关于她公民身份的法律争议却在澳大利亚悄然展开。
作为贾格尔曼的养女,恩吉本应和她的兄长们一样获得澳大利亚公民身份。
但是,在移民部长安德鲁·吉尔斯(Andrew Giles)的带领下,内政部对恩吉的公民身份申请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
去年年底,尽管行政上诉法庭(AAT)裁定恩吉应该获得公民身份,但与此前联盟党政府对类似案例的处理不同,吉尔斯部长选择了向联邦法院提出上诉。
最终,联邦法院支持了政府的立场,认定恩吉不符合获得澳大利亚公民身份的条件。
法院的裁决主要基于对”出生时间”的狭义解释。
法官们认为,”出生时间”仅指婴儿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而不包括出生后的几个小时。
因此,尽管贾格尔曼在恩吉出生后很短时间内就承担了母亲的角色,但严格来说,她并不是恩吉”出生时”的母亲。
这一裁决引发了广泛争议。
许多人认为,法律的僵化解释有悖于人性,也不符合常理。
毕竟,在恩吉生命中最危急的时刻,是贾格尔曼挺身而出,给了她生的希望。
然而,法官们也坦言,尽管他们对贾格尔曼的无私奉献和对恩吉的深厚感情深表敬意,但他们必须依法裁决,而现行法律的局限性正是立法者的政策选择。
恩吉的遭遇并非孤例。
事实上,贾格尔曼女士已经在中国云南省救助了多名被遗弃的婴儿,其中包括恩吉的几位哥哥。
这些孩子大多因为先天缺陷而被亲生父母抛弃,如唇腭裂等。
在贾格尔曼的抚养下,他们不仅获得了新生,还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比如,恩吉的一位哥哥就曾在悉尼大学攻读工程学位。
然而,尽管这些孩子与贾格尔曼及其家人建立了深厚的亲情,尽管他们与澳大利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公民身份问题上,他们却面临着不同的命运。
恩吉的几位哥哥先后获得了澳大利亚公民身份,而她却在相似的情况下被拒之门外。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类似恩吉这样的案例可能会越来越多。
它呼唤我们去思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如何才能让爱与法律和谐共存。
*以上内容系网友澳洲事儿自行转载自澳洲红领君,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