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澳洲中产求助典当行!从先买后付到高利贷都已借遍

生活成本危机正促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使用最昂贵的融资方式——典当行服务。

尽管典当行很普遍,但它却是一个黑洞——不仅对客户如此,对监管机构也是如此——一份新的报告显示,该行业以某种方式避开了主要执法部门的监管。

的报告指出,更糟糕的是,对其他领域监管的升级——尤其是对“”(BNPL)行业和发薪日贷款(即高利贷)——意味着消费者被推向风险更大、成本更高的典当行贷款。

由于严重缺乏关于该行业的数据,大学对消费者进行了第一手调查,发现典当行的合法年利率高达420%。

该报告的发布正值利率上调和通货膨胀加剧之际,主要银行的住房贷款 “困难通知”数量比一年前增加了54%,对消费者造成了冲击。

“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国和英国,都出现了使用典当行的趋势。”报告作者之一奥布莱恩(Lucinda O‘Brien)说:“在澳洲,人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他们使用典当行,但我们这里的经济状况也是如此。”

对1472名消费者进行的调查发现,其中有582人使用过典当行。调查还发现,向典当行求助的这些人过去就经常使用“先买后付”和发薪日贷款服务,重迭率超过60%。

但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与典当行惯用者(如那些与赌博和药物滥用作斗争的人)同时出现的,还有“试图维持自己的小企业不倒闭”的澳洲人。

以下是澳洲当代典当服务的现实情况:它们基本上不受国家消费者信贷法的约束;

它们不在澳洲证券和投资委员会的数据收集或其 Moneysmart 消费者保护服务范围内;

它们不参与投诉局的争议解决。

消费者行动组织在典当行问题上进退两难,因为缺乏监管就意味着缺乏数据。

房产典当贷款仍然是规避风险的银行或其他主流金融公司贷款的替代方式。通常情况下,抵押物是“被典当”的资产,如汽车、珠宝或手表。

这种贷款利息高、期限短,但可以无限期延长,导致年化利息水平大大高于其他贷款领域。

或者,正如报告所说,“(人们)会继续申请新的典当贷款并承担更多的费用,希望能以某种方式拿回典当的物品”。

据报告统计,维州共有158家持牌典当行,约有183家。

报告指出,Cash Converters连锁店的典当贷款有所增加,该连锁店在澳洲拥有79家分店和遍布全澳的庞大特许经营网络。

现金兑换商截至2023年6月的年度账目显示,“典当费”从2700万增至3500万澳元。

*以上内容系网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转载自1688 澳 洲 新 闻 网,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