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对大型超市信任度下降! 电信公司和银行最不受客户信任

据《晨锋报》报道,电信公司、社交媒体公司和银行被贴上了最不受客户信任的标签,而消费者曾经对大型超市的高度评价也因对食品日用品价格飙升的担忧而受到损害。

作为研究公司Roy Morgan每月评级的一部分,消费者会对行业和品牌的信任度进行评分,当他们认为这些行业和品牌过于受利润驱动、收取高价以及对客户关注不够时,就会给它们打低分。

Roy Morgan研究公司首席执行官米歇尔·莱文(Michele Levine)表示,利率上升和生活成本压力是导致消费者日益不信任的因素。

她表示,澳航、Harvey Norman、AMP和力拓等大公司的问题也导致消费者普遍失去信任。

自2018年以来,Roy Morgan每月连续对2000多人进行了关于他们信任和不信任的品牌的调查。净信任分数是通过信任减去不信任来计算的。

莱文表示:“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信任感更强,然而,对行为不当的高管的不信任感急剧上升,这导致消费者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

从截至去年12月的12个月平均水平到今年3月的12个月平均水平,消费者对的不信任感不断上升,导致对整个超市行业的信任度下降。

虽然超市的整体信任评分仍然为正,但该行业遭受了三个月来的最大跌幅。

同期,公用事业、银行和保险行业的净信任得分排名也有所下降。电信行业是最不受信任的行业,紧随其后的是社交媒体和银行业。

虽然消费者因过于追求利润而对超市的信任度打分,但他们更不信任银行,因为他们过于追求利润。

“随着抵押贷款利率持续上涨和生活成本压力,对银行以牺牲他们的利益为代价赚取如此巨额利润越来越感到愤怒,”

消费者因为涨价和垄断物价而对超市感到反感,而银行和电信公司则被消费者认为不够重视。当谈到购物者信任的品牌时,Bunnings是最值得信赖的,其次是、Kmart、苹果和丰田。

与银行业的整体趋势相反,在三个月内的信任排名有所提升,成为最受信任品牌第16位。

对品牌的不信任可能会持续存在。莱文表示,继2022年Optus数据泄露事件之后,该电信公司一直无法摆脱澳洲最不信任品牌的地位。

另一方面,Medibank在2022年数据泄露后,正在慢慢显示出品牌形象恢复的迹象。

声誉损失会对上市公司股东和客户产生影响。 Medibank数据泄露事件发生后,不信任感飙升,导致这家健康保险公司的市值在一天内蒸发了近20亿

*以上内容系网友澳洲一点通自行转载自1688 澳 洲 新 闻 网,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