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申请难度攀升,警惕这些消费习惯成拦路虎!澳洲人双职奋斗,应对高房价、物价双重压力

2024年07月20日 16:17

高房价、利率攀升及贷款政策日益收紧的当下,获取住款的道路愈发崎岖,而部分潜在借款人却因个人的消费习惯而步履维艰。

抵押贷款领域的专家指出,每个家庭的财务状况与开支模式千差万别,洞悉贷款机构审查的重点领域,对于提升贷款成功率至关重要。

1、消费习惯会影响房贷申请

Red Shoes 抵押贷款经纪公司的 Brett Sutton 先生坦言,他目睹了“众多客户对贷款机构深入剖析其财务习惯的严格程度感到震惊”。人们往往对财务隐私抱有自然的期待,未曾预料到个人支出会被如此细致地审视。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触动了隐私敏感的神经,尤其是当借款人未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如此彻底的调查时。”Sutton 先生如是说。

非银行金融机构 Liberty 的集团通讯经理 Kate Jenkinson 则进一步阐释,贷款机构在评估费用时采用的方法各异,诸如学费、健康保险及物业管理费等各项支出,都可能受到不同的待遇。

“一般而言,贷款机构会参照‘家庭支出衡量标准(Household Expenditure Measure)’这一基准工具,该标准依据特定收入水平和家庭规模,设定了预期支出范围。任何超出此标准的支出,都将引起贷款机构的特别注意。”Jenkinson 解释道。

2、想要获得房贷,请注意这些习惯

以下是一些关键支出项目,它们虽能轻易让住房贷款申请“脱颖而出”,却往往是以不利的方式:即时消费,延后支付

近年来兴起的“先买后付”(BNPL)服务虽便捷,但其还款往往被视为经常性支出,直接削弱了个人的贷款承受能力。

Jenkinson 强调:“在购房初期即聘请专业经纪人,是确保客户已做好充分准备的关键。”

赌博行为

Oracle 贷款解决方案的董事总经理 Angelo Benedetti 直言不讳,网络赌博对贷款机构而言是显著的风险信号。

“银行对此类活动进行了深入调查,即便是小额多次的投注也不例外。”

他补充道,即便是日常如咖啡消费般的频繁小额交易,也可能成为银行审视的对象。

外出就餐与娱乐

Sutton 指出,频繁外出就餐及参与其他高消费活动,可能反映出借款人高成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其储蓄能力。

“虽然 UberEats 等送餐服务带来了便利,但额外的费用却悄然抬高了每月的开支账单。”

此外,深夜在娱乐场所的ATM机上取款,也可能被视为风险金融习惯的迹象。

信用卡管理

即便您并未背负信用卡债务,这些卡片在住房贷款审批中仍可能扮演“绊脚石”的角色。

Sutton 解释,即便没有实际负债,贷款机构也会将您的信用卡总授信额度视为潜在负债,因为理论上您随时可能动用这些额度。

“例如,如果您的信用卡限额为 10,000,贷方可能会认为您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 10,000澳元的债务,这会影响他们愿意借给您多少钱抵押贷款。

“10,000澳元的信用卡限额可能会对您的抵押贷款借贷能力产生约 80,000澳元的影响。”

他建议,通过降低信用卡限额或注销未使用的信用卡,可以有效提升借贷能力。

(配图来源网络)

大手笔消费

Sutton 强调:“频繁进行的大手笔购买,如奢侈品消费或豪华度假,可能向贷款人释放出一种信号——你可能未将储蓄视为优先事项,或是你的财务决策中蕴含着高风险元素。”

“贷款机构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展现出稳健财务管理能力的借款人……因此,在贷款申请流程中,提交数月的银行及信用卡对账单成为常规要求。”

“对于可自由支配支出及生活方式方面的过度消费,贷款机构会进行细致入微的审查,以确保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能够支撑起未来的还款责任。”

综上所述,精心管理个人财务,避免高风险消费习惯,对于成功申请住房贷款至关重要。

3、为了买房,澳洲年轻人拼了

此外,面对生活成本不断攀升与高房价的重压,越来越多的年轻一族正步入“双职全职”的行列,每周工作时长惊人地逼近甚至超过80小时。

尽管全澳失业率维持在4.1%的低位,预示着就业市场的相对稳定,但Indeed就业平台的数据却揭示了白领阶层中悄然兴起的“兼职潮”,他们毅然选择投身第二份全职工作,以肩扛日益沉重的财务负担。

研究深刻揭示了这一现象在不同年龄层中的分布:在(1997年后出生)中,每六人中就有一人每周工作时长高达80小时;

而在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出生)中,这一比例也达到了七分之一。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高达93%的“双职者”巧妙利用居家办公的灵活性,在主职工作之余无缝衔接副职。

Sally McKibbin,作为Indeed的职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澳大利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活成本危机,特别是对于那些渴望拥有自己家园的年轻人而言,这一挑战尤为严峻。

她强调:“随着生活成本和房价的增速持续超越薪资涨幅,越来越多的不得不通过增加有偿工作来平衡收支。”

“购买力与房价的脱节,让购房梦想对Z世代和千禧一代而言变得遥不可及,多元化收入渠道几乎成为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

数据显示,澳洲首府城市的房屋中位价已飙升至992,473澳元,远超普通全职工人年均98,218澳元的收入水平。

对于独立购房的来说,即便能贷得最高限额510,700澳元用于购买价值约638,400澳元的房产,也需承担高达20%的首付款项,这无疑又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更令人咋舌的是,AMP的研究报告将澳大利亚的偿债压力置于全球视野下考量,发现其偿债比率仅次于挪威,高居前列。

为例,其房屋中位价已飙升至惊人的140万澳元,相当于当地平均工资的12倍以上,进一步凸显了年轻人在购房路上的重重困难与挑战。

*以上内容系网友YOYO丫米自行转载自澳洲小学,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