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这一行业面临寒冬!本土品牌大量倒闭!原因竟然在这

2024年09月08日 10:24

这两年的时尚产业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各种时尚品牌不是破产了就是合并了。

然而数据显示,在购买新衣服的数量上,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人都多。

尽管如此,这个行业却在慢慢衰落…

采矿业是的重要支柱,而时尚产业虽然不如采矿那样光鲜亮丽,却雇佣了更多的人员,甚至在出口额上超过了酿酒业。

澳洲时装协会周二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时尚行业处于垂死状态。

并警告称,如果没有政府的投资,特别是在维州,该行业三分之一的份额位于该州,情况将变得越来越糟。

2019年以来,维州的服装制造业已经缩水了2亿,跌幅高达18%。

如果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支持使用数字采样技术减少浪费的“智能工厂”。

该行业有望为州经济带来2.25亿澳元的额外收入,创造1500个新的工作岗位。

然而,如果这些支持迟迟不到位,到2030年,维州可能会损失9800万澳元和700个工作岗位。

过去一年,澳洲时尚品牌的倒闭潮已经初现端倪,甚至一些曾经炙手可热的品牌,如Dion Lee,也因为未找到买家而不得不宣布关闭。

其实,澳洲人不是不愿意支持本土品牌,而是许多消费者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行业比我们想象中更加脆弱。

虽然时装协会在支持本地制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仅靠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疫情刚开始时,“买澳洲货”一度成为潮流。

澳洲本土消费者的爱国情怀爆棚,纷纷选择支持本土品牌,尤其是在发起的“我们穿澳洲货”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然而几年过去了,这种热情逐渐冷却,那么,消费者的支持跑哪去了呢?

答案是:跑到了这样的平价品牌那。

上周,Kmart销售额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自有品牌卖得风生水起,服装款式琳琅满目。

而另一边,H&M等快时尚巨头也在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超快时尚品牌Shein,T恤一件低至1.59澳元,这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压力,买衣服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种季节性的娱乐,而成了一项奢侈消费。

于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更为实惠的品牌。

尽管生活成本飙升,澳洲人对时尚的消费却创下了历史新高。

根据澳洲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澳洲人每年平均购买56件新衣服,按人口比例计算,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

然而,每件衣服的平均价格仅为13澳元,这意味着其中大部分来自那些快时尚品牌。

*以上内容系网友指点山河自行转载自喝玩乐,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