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又一家外航停飞中国!说都怪中国航司…
欧美航空公司停飞中国航线
近期,多家欧美航空公司宣布停飞中国航线,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些航空公司的决策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航线停飞的直接原因
今年7月,维珍航空宣布将在2024年夏季航季结束时终止其飞往中国大陆的唯一航线,最后一班从伦敦飞往上海的航班已于10月25日起飞。
8月,英国航空也宣布将停飞伦敦到北京的直飞航线,该航线将于10月26日终止,至少停飞至2025年11月。
澳大利亚航空和美国的一些航空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
这些停飞决定的直接原因是俄罗斯领空对欧美航空公司关闭,导致航线不得不改道,飞行时间增加。
例如,从伦敦飞往上海的航班比以前多飞行了约1小时,而回程则多飞行了约2小时。
这不仅导致燃料成本和人员成本的增加,还使得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幅上升。
竞争压力与成本上涨
除了航线改道导致的成本上涨,欧美航空公司还面临着来自中国国内航空公司的激烈竞争。
由于中国航空公司可以飞越俄罗斯领空,这使得它们在飞行时间和成本上具有优势。
荷兰皇家航空的首席执行官马里安·林特尔就公开表示,希望欧盟采取措施打击来自中国的“不公平”竞争。
她指出,由于不能飞越俄罗斯领空,欧洲航空公司的成本更高,而中国航空公司则可以节省2到4个小时的飞行时间。
航空公司的应对措施
面对成本的不断上涨和竞争压力,一些航空公司正在制定重大的紧缩计划。
北欧航空也宣布将停止哥本哈根和上海之间的航班运营,这是该公司在中国内地运营的唯一一条直飞航线。
停飞的理由包括航线改变导致旅行时间更长、成本更高,以及面临来自中国国内航司的竞争。
这一轮的停飞潮对欧美航空公司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们需要寻找新的航线和策略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竞争力。
对于旅客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从欧美飞往中国的航班选择将减少,票价可能会受到影响。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澳洲红领君,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