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澳洲学校体系重大变化,公校还是私校?澳洲家长这样选

2024年12月29日 12:20

据澳媒刚刚报道,的学校体系正在经历重大变化:

的入学人数正在增加

而上的学生人数却越来越少

也许大家会有疑问:为什么更多家庭选择私校或天主教学校,而不是免费送上公校?这对整个体系又意味着什么?

01.更多澳洲家庭选择私校

由于人口增长,过去二十年,的学生人数总体上有所增加。

但就读私校的学生人数增长速度,快于就读公校的学生人数,尤其是在中学阶段。

2006 年,约有 13% 的澳洲学生就读于私立学校;

到 2023 年,这一比例上升至 16%。

天主教学校的入学率仍保持在略低于 20% 的水平,尽管绝对数字已从 2006 年的 680,000 人增加到 2023 年的 806,000 人。

根据 2023 年的数据,公校仍然招收了大多数小学学生(约 150 万名学生)和中学学生(略多于 100 万名学生)。

尽管如此,公校的学生比例一直在稳步下降:

1996 年,74% 的小学生在公校就读;

2006 年下降到 71%,

2023 年下降到 69%

对于中学来说,公校学生的比例下降得更快,

1996 年为 66%

2006 年为 62%、

2023 年为 58%。

在同一时期,就读私立中学的学生比例从 13.5% 跃升至 20%。

02. 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这些转变?

目前很少有研究探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私校。但有几个线索。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

政府的政策变化,允许在澳洲建立新的私校。

20 世纪 90 年代,霍华德政府改变了一项政策,允许资助建立新学校,即使在现有学校已经有足够的容量的地区也是如此。

与 2006 年相比,2023 年的私校增加了 131 所,公校减少了 90 所。

新的私校往往比现有的精英私校收费更低,使中等收入家庭更容易接受。据 Independent Schools Australia 数据,入学人数增长最多的是每年收费约 5,000 的学校。

在某些情况下,州政府在不断发展的大都市郊区建造新学校的速度也很慢。

教育部长 Prue Car 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自己的儿子就读私立小学:他说自己所在的郊区,政府没有建学校。

虽然有证据表明:私校并不一定意味着学生在学业上表现更好,但公众认为私校对学生的成绩更有利。

03. 不止一个原因

二十年前,教育研究委员会对 609 个家庭进行了一项小型研究,询问“为什么父母选择公立或私立学校?”

一个关键的发现是:家长选择符合他们价值观的学校

人们还认为(无论对错):不同部门的学校价值观不同。例如:孩子在公校上学的家长,看重学校的社会和文化安全以及与家的距离;

孩子在私校上学的家长,看重纪律、宗教价值观和学校传统。

与其他国家相比,澳洲学校的“社会经济隔离”程度较高。这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学校往往招收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

公校继续教育大多数偏远地区的儿童、有高需求的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来自弱势背景的儿童;

而私校招收越来越多来自最优越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

对这些最新数据,家长们怎么看呢?

我非常反对学校私有化,甚至讨厌私立学校的存在。我认为政府不应该向私立学校提供任何资金,而应该更多地投入公共教育。

话虽如此,我们一开始就读于公立学校,我的大女儿(是个天才)一直读公校,然后在 10 年级时转到私校,因为她没有得到她需要的教育。对于我的其他孩子去哪儿上中学,我们希望进入学区外的公立高中,否则很也可能是私校。

这真的取决于你的孩子、你住在哪里以及那里的学校。我上的是一所很棒的公校,我的伴侣上的是一所非常精英的私校,我们永远不会送孩子去那所学校。

就我的经验而言,私立学校的机会更多。

这实际上让我对公立学校系统的现状感到非常沮丧,我们的孩子应该得到更好的教育。

我认为这说明了学校严格划分学区的事实,所以如果你认为你当地的学校不适合你的孩子,你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去私立学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感觉维州的教育系统由于资金限制而有点崩溃。

“我就是不能支持我的家人接受私立教育”,这个想法在很多层面上都是错误的。很遗憾人们因为对公立系统缺乏信心而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我小心翼翼地不把所有的学校或系统都描绘成“好”或“坏”,因为它很复杂,我们都在尽力而为。如果我能帮助的话,我只是不想助长“基于收入和特权”的隔离性想法。

有趣的是,实际上很少有研究能阐明这一点。澳大利亚是教育方面“社会经济隔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一点非常有趣,这本身就表明需要改革。

归根结底,我们的公立学校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私校由纳税人大量补贴。各种数据一再证明这一点,我们拖得越久,问题就越复杂。

我们把教育商品化为一种“产品”,而不是一项基本服务。甚至连表现优异的公立学校也会使用任何可用的策略来保持高绩效的表象(例如过度使用未计分的 VCE)

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轻松找到有效解决方案的例子。可惜在澳洲我们只是在边缘上修修补补。

我认为我们也有一种集体信念,即“私立更好”,这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神话。医疗保险和负扣税等也是如此。没有人愿意为了更大的利益而让自己变得更糟。

结语

公校还是私校,这会是所有学龄家长心中的疑问。而也许永远不会变的一个考虑因素是:究竟你的孩子适合什么?

*以上内容系网友YOYO丫米自行转载自澳洲辣妈联盟,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