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被带了节奏,澳洲华人女子被骗走15万澳元财物

2025年02月08日 10:42

2月5日下午1点45分左右,警方抓住一名25岁男子。

1月9日,一名47岁女子在情人港吃午饭时遇到他(”祈福党”)。两人交谈期间,男子提出可以给该女子祈福。

几周后再次约见,他要她交出首饰作为祈福的一部分。

男子在”祈福仪式”过程中将一个很重的椰子放在首饰上,然后男子趁妇女不注意时用其他东西换走了她价值15万的首饰。

当妇女意识到首饰不见时报警。

警方在中心伊丽莎白街的一个宾馆内执行了搜查令,找到了属于这名女子的首饰。

警方起诉男子诈骗和其他相关罪名,他获得保释,2月10日要上庭。

维州白马市政警局之前曾发布三女两男的照片,请求民众协助辨认这伙在跨年期间在Box Hill区骗财的人。

这类人一般来说在街上会分头凑近路人,尤其是中老年华人女子。

(悉尼最新的一案中则出现了年轻男子用于搭讪她们)

他们试图说服受害人,让其相信自己已被邪灵缠身,一名至亲会有危险,“忽略警告的话,孩子的命就没了”。

这些骗子说他们能通过”对装着钱和珠宝的包包祈祷,而让你摆脱这些邪灵”。

受害人被要求配合进行”驱邪仪式”,在一段时间(比如49天)内不能看自己的包。

等到拿回包之后,受害人发现包里的贵重物品不见了。

当时说在Boxhill区的Station St上有至少3宗案件:11月26日上午10点,12月4日上午9:45和下午1:55。

这些受害人被偷走了一共价值超过15万澳元的现金和珠宝。

近年来,“祈福党”(”Blessing Scam”)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华人区都有出现,套路类似,有经过精心排练的剧本,属于情感操控的高手。

去年9月25日早上,在悉尼Campsie的Evaline St上,一名76岁华人老妇被一女子搭讪,被告知她的女儿将遭遇严重伤害,须为她祈福。

随后,老妇与另外3名女性一起返回家中,并用现金和珠宝交换了一袋大米和水,骗子称,这些是“祈福过的物品”。

去年5月8日下午,一名71岁老妇在Cabramatta的John St上遭遇类似的诈骗。她先被一女子搭讪 ,之后,另外两名女子加入。

老妇被告知,她的儿子将在3天内发生车祸。最终,她用现金和珠宝交换了一个塑料袋,诈骗者称,袋子有“魔法”。

那3名诈骗嫌疑人均为女性,年龄在40岁左右,身高约150至160,说普通话和广东话。

这种骗局多发生在华人人口较多的郊区。

警方呼吁公众在遇到类似恐吓时,不要提供任何个人信息或物品,并应立即联系附近的警察局。

警方也建议周围的目击者在发生此类事件时及时报警,以便警方迅速采取行动。

此类骗局之所以屡屡得手,与亚裔老年人的特点密不可分。

专家表示,“老年华人通常会存放一些贵重的首饰,特别是黄金、银器和玉器等,这些物品都被视为具有保护力量”。

“对于受害者来说,相信这些物品在被祝福后能提供更强的保护是合乎她们的认知和逻辑的”。

他们往往有一定积蓄,且因语言和文化隔阂而感到孤单,对子女的爱更是无微不至。因此,当骗子以家人安危为要挟时,他们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决定。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CityDiscount都市折扣,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