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州强风+雷暴今日或来袭!澳洲邮政经常“货不到家”

2025年02月13日 16:43

摘要小记

01

维州去年12.9万家企业倒闭

最新统计局(ABS)数据显示,2024年有超过12.9万家企业关门,相当于每天有350多家企业倒闭,使维州成为全澳企业倒闭率最高的州。

02

AU POST经常送货不到家

澳洲网友对(AusPost)“送货不到家” 的现象彻底炸锅了!明明人在家等快递,结果却收到一条短信——“您的包裹已送至邮局,请自行领取。”这种情况已经成了澳洲网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03

维州将入秋,今天最后高温

今天气温飙升至 37°C 之后,一场强风夹杂雷暴的天气变局正在酝酿,预计本周五将迎来一次彻底的降温,夏天的热浪即将被秋意抢走。

04

鱼市或陷入财务危机

作为南半球最大的鱼市,(Sydney Fish Market)正面临高达800万的亏损,甚至可能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1

维州去年12.9万家企业倒闭

最新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数据显示,2024年维州有超过12.9万家企业关门,相当于每天有350多家企业倒闭,使维州成为全澳企业倒闭率最高的州。数据显示,维州去年有4.4%的企业永久关闭,这一比例高于任何其他州,被经济学者形容为“经济失衡的重灾区”。

疫情后三年,维州的企业总数增长了 7.5%,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相比之下,的企业增长率达 11.5%,昆州 10%, 9.9%,均远超维州。此外,自疫情结束以来,维州净流失3254家企业,而昆州则净增加5393家,西澳新增1495家。即便是企业总量领先的,也在同期流失了3674家企业,企业流向昆州和西澳的趋势愈发明显。

公共事务研究所(IPA)研究员 Lachlan Clark 直言,数据表明维州的经济尚未从疫情中恢复,甚至仍处于“经济灾难”状态。“维州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税收、增加债务显然不是解决办法。”他说。然而,维州gov否认了这一说法,并强调维州自 2020年6月以来新增超过10万家企业,增长率达17%,是全澳最高的。

面对企业大批倒闭,维州gov表示已提高小企业的工资税起征点,并将取消商用和工业地产的印花税,同时削减一半商业监管机构,以减少繁琐手续,提高营商环境。但去年,IPA 与澳大利亚商业委员会(BCA)的一项调查曾认定,维州是全澳最难做生意的地方,政府繁琐的监管、繁重的税收,正成为企业生存的最大障碍。

2

AU POST经常送货不到家

澳洲网友对 澳洲邮政(AusPost)“送货不到家” 的现象彻底炸锅了!明明人在家等快递,结果却收到一条短信——“您的包裹已送至邮局,请自行领取。”这种情况已经成了澳洲网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虽然邮局可能离家不远,但依然让人抓狂。有网友忍无可忍,在网上发帖怒斥这种送货方式,甚至要求澳洲邮政为未能送达的快递服务提供部分退款。

这位网友表示,自己亲眼看到快递员停在家门口几秒钟,然后直接开走,连敲门都不敲。他强调,有些人可能因为身体不便、工作安排或其他原因无法轻易去邮局取件,快递不送上门对他们来说极不方便。“好的快递员真的值得尊重,但那些根本不送货的,真的让人火大。” 更夸张的是,不仅快递没送到,连最基本的关门礼仪都没有,“连个门都不会关?” 网友怒喷道。

大批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经历。有位网友说,自己订购的处方药本该加急送达,但等了 7 天才到,而且自己特意在家等了两个小时,结果快递员连按门铃都没按,直接发短信说“请去邮局自取”。还有网友爆料,自己曾有个海外包裹,被快递员直接“标记为无人接收”,导致包裹在 7 天后被退回加拿大,连通知单都没留!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网友认为,澳洲邮政应该承担责任,不仅仅是部分退款,有人甚至直言:“应该全额退款!” 有网友愤怒表示:“如果我点了一份披萨,结果他们把披萨扔在街角让我自己去拿,那这算是送达吗?当然不会付钱!” 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快递员连最基本的送货上门服务都没做到,收取的运费就不应该算数。究竟澳洲邮政会不会给个交代,还是继续“摆烂”让消费者买单?这场关于“假送货”的争议,恐怕还远远没有结束。

3

维州将入秋,今天最后高温

的夏天即将以一种狂野的方式谢幕!炙热高温、极端火灾预警加上雷暴天气,让整个城市热得喘不过气。而就在气温飙升至 37°C 之后,一场强风夹杂雷暴的天气变局正在酝酿,预计本周五将迎来一次彻底的降温,夏天的热浪即将被秋意抢走。

昨天晚上,墨尔本度过了一个闷热难耐的夜晚,尽管气温维持在 24°C,但湿度让体感温度接近 26°C。周四一早,气温迅速突破 27°C,而在下午 2 点左右,墨尔本将迎来本轮热浪的巅峰——高温将达到 37°C,同时还伴随着时速可达 50km/h 的强风。气象局已针对北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发布了火灾警告,包括墨尔本城区在内的多个区域都被列入高火险等级,消防队伍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不过,这场炙热的天气不会持续太久。气象局预计,周四下午 5 点左右,冷空气将带来雷暴天气,可能会伴随干雷电和零星降雨,而这一波剧烈天气还将影响维州东部地区直到周五。维州应急管理中心发言人 Luke Heagerty 警告,虽然眼下的高温带来了火灾隐患,但接下来的风暴同样需要密切关注,特别是周五的雷暴风险仍然不容忽视。目前,Grampians 和 Little Desert 国家公园的火情已被控制,但随着大风来袭,消防部门仍在严密监测,以防突发情况。

从周五开始,墨尔本的气温将大幅下跌,夏天的气息将瞬间被冷空气取代。预计周五最高温度仅为 23°C,并可能迎来早间雷暴,而周六、周日的气温将进一步下滑,仅 18°C,伴有降雨,彻底告别“沙滩度假模式”。下周一气温回升至 21°C,预计周三才会缓慢回暖至 23°C。这场极端天气变化让夏天的尾声变得格外戏剧化,秋天比往年更早敲门,墨尔本人或许要提前收起短袖,迎接一场“速冻式”换季!

4

悉尼鱼市陷入财务危机

据news报道,作为南半球最大的鱼市,悉尼鱼市场(Sydney Fish Market)正面临高达800万澳元的亏损,甚至可能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据《悉尼晨锋报》报道,该市场已聘请破产专家进行评估,而这一切正值市场准备搬迁至耗资 8.36 亿澳元的新址之际。此次搬迁将让鱼市从 Pyrmont 迁往 Blackwattle Bay,但这场豪华升级似乎正在加剧其财务困境。

悉尼鱼市场由 新州渔民信托(Catchers Trust of NSW) 和 悉尼鱼市场租户与商户协会(Sydney Fish Market Tenants and Merchants) 共同持有,去年已录得 630万澳元亏损。审计人员对其未来的运营能力表示担忧,尤其是新市场的运营成本和清洁费用可能会大幅上升。然而,该公司目前仍未公布 2023-24 财年的财务报告,且已超出法定申报期限三个月。尽管外界对市场财务状况提出质疑,鱼市场方面坚称自身仍然具备偿债能力,并未进入破产状态,只是财报因搬迁而延迟。

市场搬迁不仅引发财务危机,还让商户们对新市场的设计表示担忧。有租户指出,新大楼采用多层结构,可能导致额外的运营成本,并且冷链设备的电力供应可能不足,影响海鲜保鲜。原计划 2.5 亿澳元建设的项目,如今成本已激增至 8.36 亿澳元,全部由新州政府买单。尽管官方声称搬迁后将带来更现代化的市场体验,但租户对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仍然存有疑虑。

面对财务挑战,悉尼鱼市场管理层仍坚持推进搬迁计划,并表示当前的重点是确保向新市场的顺利过渡。不过,审计师的警告、不断扩大的亏损以及租户的质疑,都让这座已有 近 60 年历史 的标志性市场前途未卜。它究竟能否成功度过财务危机,在新址重新焕发活力?还是会因高昂的运营成本被迫调整经营模式?一切仍然充满未知数。

本文信息源自9news、theage、news等

*以上内容系网友YOYO丫米自行转载自墨尔本吃饭吧,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