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十八
目前,澳洲金融市场正在进行一场关于降息的有趣博弈。
一方面,澳洲央行(RBA)刚刚启动了四年来的首次降息,但表态谨慎,暗示可能不会急于进一步行动;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和基金经理们则嗓门拉满,认定今年至少还有三次降息。
到底谁对?我们来拆解一下。
市场的信号:降息预期比央行更激进
先看数据——货币市场已经押注2025年年底前,RBA至少降息46个基点,相当于1到2次降息,并预计有77%的可能性会在5月再度降息。但央行却表现得相当谨慎,表示会“根据经济情况进一步观察”。
投资市场的逻辑很简单: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消费疲软,央行迟早要继续降息,晚降不如早降。
债券市场的几位大佬更是直言不讳。Pimco澳洲区负责人Rob Mead直接拍板:“别听央行说什么‘再观察’,他们今年至少还会降三次。”
另一位固定收益市场的重量级人物,Jamieson Coote Bonds的联合创始人Angus Coote,也表示市场的判断是正确的,预计5月和8月还会各降一次,然后年底暂缓。他的核心观点是,央行太过谨慎,不愿意向市场释放降息信号,主要是怕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造成通胀反弹。
这就有意思了。市场和央行的看法如此不同,谁会更接近现实?
央行的顾虑:房价与通胀的隐忧
央行的主要担忧其实不难猜,就是房价。
回顾过去十几年,每次RBA启动降息,房价都会迅速上涨,带动市场信心回升。利率下调不仅降低了借贷成本,还会推高房产价值,从而引发“财富效应”,让消费者增加支出,这对抑制通胀可不是个好消息。
现在的情况也类似。尽管经济疲软,但澳洲的房价仍然维持在高位。如果央行明确释放持续降息的信号,房市可能再次被点燃,导致通胀压力回升。因此,央行的谨慎态度并非毫无理由。
不过,央行的策略也有一个问题:市场并不买账。
经济现实:如果没有移民支撑,澳洲经济已经在衰退?
Pimco的Mead指出,如果把政府支出和移民带来的额外消费剔除,澳洲经济已经陷入衰退。
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当前的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支出和新移民带来的需求推动的,而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已经走弱。数据显示,如果按人均计算,澳洲的零售销售数据已经是负增长,这意味着普通家庭的实际购买力正在下降。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经济增长将更加乏力,央行最终也不得不选择继续降息。
下一步:5月降息?8月再来?
目前市场上有几种可能的路径:1. 5月降息,8月再降
(激进派观点):如果第一季度通胀数据符合预期,RBA可能会顺势而为,5月再降一次,然后8月再来一刀。
2. 5月降息,年底前再观望
(温和派观点):央行可能会在5月采取进一步行动,但希望等待经济数据的进一步确认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降息。
3. “怀孕式暂停”(Pregnant Pause)
(谨慎派观点):RBA可能会在5月按兵不动,选择等待更长时间再做决定。
无论哪种情况,市场普遍认为RBA的最终选择会是继续降息,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如果经济数据继续恶化,央行恐怕会比预期更早地采取行动。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降息意味着借贷成本下降,杠杆买房的吸引力会大幅提升。但市场上已有迹象表明,房价可能会提前上涨,投资者需要考虑时机问题。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长期国债的吸引力正在上升,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基金经理正在大量买入固定收益资产。他们相信,未来的降息周期将带动债券价格进一步走高。
对于普通房贷持有人而言,建议暂时不要急于锁定长期固定利率贷款。因为如果市场的预期正确,未来贷款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现在锁定可能并不是最优选择。
结语:市场和央行的对赌,谁会赢?
目前的局势很清楚,市场和RBA正在进行一场心理战。央行想稳住市场预期,不希望房价过快上涨,但市场已经提前行动,抢跑押注降息。
接下来几个月的数据将至关重要,尤其是4月底公布的第一季度通胀数据。如果物价增速放缓,RBA很可能在5月再次降息。否则,市场或许会继续与央行僵持,直到经济压力让央行不得不妥协。
最终的结果如何,5月见分晓。
*以上内容系网友走进澳大利亚自行转载自澳房汇,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