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大、莫纳什、RMIT、迪肯新生私校比例曝光

2025年02月24日 14:14

公平教育还有多远?

作为排名第一的名校(最新排名!我以母校为荣!澳洲和中国这些高校都在全球响当当),

大学一直被认为是最顶尖的学府之一,

但最新数据显示,这所维州最高学府的新生中,生占比高达64%,远高于公立学校生的比例。

这一结果再次引发关于教育公平性的讨论——在推动教育公平的背景下,为什么顶尖大学的“生优势”依然难以撼动?

根据数据,新生中:42.1% 来自独立私校(如 Geelong Grammar、Wesley College 等高学费学校)

14.4% 来自天主教学校

仅36% 来自公立学校,远低于维州整体的公立学校毕业生占比(55.4%)

相比之下,维州另一所名校莫纳什大学的私校生比例也不低,达到了56%,

其中独立私校生多于天主教学生。

迪肯则是55%来自私校,其中天主教学生多于独立私校生。

而 Victoria University 则成为公立学校生比例最高的大学,新生中 55% 来自公校。

面对这样的数据,墨尔本大学方面回应称,学校已经采取了“长期而坚定的努力”,

希望在 2030 年前,让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占本科生总数的25%。

去年,学校还推出了新的奖学金计划,并设有特殊入学通道,以帮助那些面临困难的学生进入心仪的专业。

但现实情况是,尽管政府和大学努力推动教育公平,许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仍然面临“进不去、读不起、学不下去”的困境。

联邦教育部长Jason Clare推出了新的大学资助模式,计划向低收入和弱势群体招生较多的大学提供17亿,以改变当前的失衡状态。

他表示,希望“让更多外郊和乡村地区的孩子有机会读大学”。

然而,教育专家Andrew Norton认为,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他指出,影响公校生进入名校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招生政策,还有:1、家庭背景影响:在一些家庭中,就读名校是“代际传承”,比如墨尔本大学,不少学生的父母、祖父母都是校友。

2、地理因素:家住远郊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离家近的大学,而墨尔本大学大多数本科课程都在Parkville 校区,对外郊学生来说通勤不便。

3、ATAR 门槛:许多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因经济和资源限制,难以获得高分,而墨尔本大学的热门专业竞争极其激烈。

4、课外辅导资源不均:在VCE(维州高考)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依靠高价补习班提高成绩,而公校生往往难以负担这些额外开销,导致ATAR成绩受限。

就读Victoria University的Nhan Nguyen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在 St Albans Secondary College 读书时,完全没想过自己能上大学,

因为家里经济困难,父母都是打零工维生,大学对他来说“太遥远”。

但在职业顾问的建议下,他先读了社区服务文凭(Diploma of Community Services),再通过转学进入学士学位课程。

他认为,大学录取制度应对公校生更公平,并希望政府提供更多支持。

在精英大学“私校生扎堆”的趋势下,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打破“无形的天花板”?欢迎讨论!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墨尔本微生活,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