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双巨头,一败涂地

2025年03月06日 10:21

共1710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前言

最近,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的一纸公告在矿业界投下原子弹——矿产资源公司(Mineral Resources Limited, ASX Code:MIN)的信用评级被下调至”BB-“级,距离垃圾债仅一步之遥。

这家曾在2023年1月24日创下94.42/股辉煌的矿业巨头,如今股价已缩水至21.48澳元每股(截至3月4日收盘价),总市值蒸发超70%。

更为戏剧性的是,将其推向神坛的与锂矿两大王牌,如今却成为勒紧脖子的绞索。

在这背后,一场由”需求”主导的矿业兴衰史正徐徐展开。

铁锂双雄的时代红利

2010年代,中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4%的速度狂奔,催生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钢铁生产命脉的铁矿石价格,在2011年冲破190美元/吨历史高位。

MinRes抓住机遇,将大利亚皮尔巴拉矿区的铁矿石年产量提升至3500万吨,仅2019年就从处赚取23亿澳元收入。

2020年的疫情更是引爆了整个铁矿石价格的行情,达到了220美元/吨,再创历史记录。

与此同时,2020年也是电动车爆发的元年。

当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按下启动键时,全球锂价在2022年飙升至7.5万美元/吨的天价。

MinRes旗下Wodgina锂矿的投产恰逢其时,锂业务收入从2018年的1.2亿澳元暴增至2022年的42亿澳元,股价随之青云直上。

在中国需求的背书下,MinRes开启疯狂扩张:30亿美元的昂斯洛铁矿石项目、

14亿美元的锂精炼厂、

数十亿美元的债务融资。

巅峰时期,其总负债与EBITDA比率仅为2.3倍,资本市场将其视为”中澳资源走廊”的完美标的。

中国需求的结构性转折

好景不长,2023年中国粗钢产量首现负增长(-2.1%),铁矿石价格跌破100美元/吨心理关口。更致命的是,MinRes主力客户,中国民营钢企的开工率持续低于60%,直接导致其铁矿石业务EBITDA利润率从42%腰斩至21%。

祸不单行,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65%后增速放缓,叠加碳酸锂产能过剩,锂价在18个月内暴跌82%。

MinRes被迫将Marion锂矿减产30%,Wodgina项目甚至阶段性停产,锂业务现金流从净流入9亿澳元逆转为流出3亿澳元。

叠加物价上涨的压力,西澳大利亚的柴油价格较疫情前上涨57%,矿工时薪突破45澳元/小时。

MinRes被迫将铁矿石C1现金成本从38美元/吨推高至52美元/吨,在62%铁品位矿粉离岸价仅85美元/吨的市场中,利润率空间被彻底碾碎。

战略误判的致命代价

30亿美元的昂斯洛铁矿石项目,这个号称”改变游戏规则”的项目,实际资本开支超支48%,导致总债务飙升至58亿美元。

更讽刺的是,其关键运输公路在启用三个月后就出现结构性损坏,2.3亿美元的维修费用让本已脆弱的现金流雪上加霜。

当净债务/EBITDA比率突破7.3倍,MinRes被迫以跳楼价抛售资产:11亿美元出售天然气业务、折价30%出让公路股权等等,这些”断臂求生”的操作反而加剧了评级下调,融资成本从LIBOR(伦敦同业拆放利率)+200bps激增至+450bps。

除此之外,创始人Chris Ellison在锂价巅峰期拒绝签订长协单,坚持现货销售策略,结果错失锁定60美元/公斤价格的窗口期。

更糟糕的是,就在2024年,ASIC对Chris Ellison涉嫌税务欺诈的调查,更是直接摧毁了资本市场的最后信任。

市场信心的全面崩塌

在股票市场中,随着MinRes的19%的流通股被借空,MIN成为ASX被做空最严重的股票。对冲基金精准狙击其债务痛点:58亿美元负债中,有23亿美元将在未来24个月到期,而经营性现金流仅能覆盖40%的偿债需求。

并且其2027年到期美元债收益率飙升至18.7%,较同期必和必拓债券利差扩大至1200bps。

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已用脚投票,将其归入”准违约”的阵营。

而更有瑞银的模型显示,若铁矿石价格跌破80美元/吨且锂价维持现状,MinRes在2025年将面临9亿美元的流动性缺口,这恰好是其现有授信额度的极限值。

十字路口的生死抉择

当然Min也没有坐以待毙,公司试图通过”超大型无人矿卡”削减15%运营成本,但这项技术转型需要5亿美元投入,在当下融资环境中犹如天方夜谭。

同时MinRes频繁接触宝武、赣锋锂业等中资企业,但潜在买家都在等待更惨烈的价格出清。

某中资机构交易员直言,他们的资产就像过季奢侈品,我们需要至少40%折扣才考虑接盘。

另外,澳大利亚政府正在审查外国投资规定,MinRes核心资产可能被列为”关键基础设施”,这为其引入战略投资者蒙上阴影。

但是这是否能为MinRes争取到来自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或者西澳政府的资金支持也留下了一个问号。

结语

MinRes的陨落轨迹,恰似一部浓缩的矿业兴衰史:当中国企业挥舞钞票时,他们是最耀眼的资本宠儿;当中国需求退潮时,他们沦为资产负债表上的待宰羔羊。

这个残酷的剧本不仅属于MinRes——全球12家主要矿企的加权EV/EBITDA倍数已从2021年的9.8倍暴跌至4.2倍,昭示着资源行业的”中国溢价”时代的终结。

在达尔文港呼啸而过的矿运列车上,满载的铁矿石依然驶向中国,但那个用资源换繁荣的黄金年代,或许永远留在了过去。

对于MinRes而言,唯一的慰藉可能是:在矿业这个永不停歇的周期游戏中,今天的输家或许明天就能翻盘——只要他们能活到下一个黎明。

*以上内容系网友指点山河自行转载自财经见闻,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