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弃私人医保,宁交税,专家困惑
在澳洲
到底该不该买私人医疗保险?
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最新数据更是让人意想不到,不少高收入者干脆不买保险,直接交 Medicare 附加税(MLS)了。
交税 vs. 买保险,哪个更划算?
根据比较网站Finder的最新研究,澳洲全国收入在 10万澳元及以上的人群中,有18%并没有购买私人医疗保险。这意味着他们
每年至少得交970澳元的 MLS
最高甚至可能达到2265澳元
具体金额取决于收入水平
Finder健康保险专家Tim Bennett解释说,很多人算了一笔账后发现,与其每年花大钱买保险,还不如直接交MLS省事。
“有些人觉得,保费贵得不值当,买了保险可能用不到,但交 MLS 就是固定金额,反而更划算。”他说,“而且要避开 MLS,光买额外保险(如牙科、理疗等)是不够的,还必须购买住院保险。”
另外,还有人对澳洲的公立医疗系统很有信心,觉得反正能看病,不如直接交税算了。
其实,买保险反而能省钱?
但Bennett指出,很多情况下,买一份基本住院保险,反而比交MLS更省钱。
“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MLS不是一笔小钱,所以买个基础的医院保险,可能更划算。”
举个例子,如果一名30岁、年薪超过151,001澳元的昆士兰单身人士购买一份带750澳元免赔额的住院保险,每年就能省下1,114澳元!
不过,如果年收入低于113,000澳元,那买保险就真的得掂量一下了,因为MLS适用于这个收入段,等于多了一笔额外支出。
MLS = “看不见的亏钱”?
私人健康保险中介协会的CEOChristopher Zinn 认为,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 MLS 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白花钱”。
这笔税说白了就是个隐藏成本,很多人没注意到,但它是真金白银从你工资里扣走的。
“它确实能帮政府填补医疗预算,但对你个人来说,没任何直接好处。”
不过,他也提醒大家,买保险不能只为了避税,还要看看自己的健康需求、公立医院资源,以及自己能负担得起的长期费用。
“比如,你家孩子长大了,可能不需要牙套保险,但上了年纪后,髋关节、膝盖手术可能就很重要了。”
私人医疗保险
真的越来越不值了吗?
未来工作中心政策主管Greg Jericho则直言,
私人医疗保险“又贵又不值”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
“现在的问题是,保险费涨得太快,但保障范围却越来越少。如果你想降低保费,就必须放弃一堆重要的服务,导致买了保险也没啥用。”
他甚至认为,政府应该减少对私人医疗行业的扶持,把钱投到公立系统上:“我们应该加大对公共医疗的投入,而不是继续相信私营医疗会更有效率。”
“晚买=更贵”!
终身附加费坑了多少人?
另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是终身健康保险附加费(LHC)。
按照规定,如果你在 31 岁前没买私人住院保险,以后再买,每多等一年,保费就要额外多交 2%,上不封顶!
Finder 的数据估算,对于60岁以上购买高端黄金级保险的人来说,这个附加费每月可能要多交68澳元到268澳元,长年累月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怎么买保险才划算?
比较服务Canstar的Sally Tindall建议,买保险时一定要精打细算,尤其是那些只是为了避税的人。
“有些最便宜的保险,基本上啥都不保。如果你真的要用,那就得自己掏一大笔钱。”她说。
如果想找性价比高的保险,她推荐 青铜级保单,因为它们涵盖的范围更广,比如 关节手术、疝气、阑尾炎手术,但每周只需多付一点点钱。
如何省钱?她有几个建议:
1、选更高的免赔额,降低每月保费(但要确保万一出事,你能负担得起)
2、额外服务(牙科、眼科、理疗等)如果不是经常用,就别加了,省点钱
3、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保险,不要花钱买一堆用不上的功能!
总的来说,私人医疗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真的是因人而异。算账前,先问自己:你是为了避税,还是为了健康?
*以上内容系网友YOYO丫米自行转载自墨尔本生活资讯,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