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专家警告: 下一场疫情必将爆发! 澳洲根本无法应对…

2025年03月12日 17:43

WHO公布未来最可能引发大流行的病原体名单,

H5N1禽流感、登革热等高危疾病上榜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份涵盖30余种最可能引发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的病原体名单。这份名单警示了哪些病毒和细菌最有可能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

在这份名单中,最受关注的病原体之一是H5N1禽流感。目前,正在经历这场病毒的快速扩散,家们担心它可能会突变,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从而引发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与此同时,蚊媒疾病登革热(Dengue fever)?也引发了极大关注。这种被称为“断骨热”(bone-breaking disease)的疾病,在美国的传播速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另一种引起警惕的病毒是猴痘(Monkeypox)。2022年,这种病毒曾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疫情,而当前在非洲爆发的一种新变种更加致命且传播力更强,使其再次进入高危名单。

WHO:这些病原体最有可能引发下一场大流行

此次公布的病原体名单中,超过一半的病原体是2017年首次发布名单时未曾列出的。随着疾病传播模式的变化,全球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新病原体更具威胁性。

除了H5N1禽流感、登革热和猴痘,名单中还包括汉坦病毒(Hantavirus)、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甚至已经被宣布根除的天花病毒(Smallpox)?也被列入名单。

WHO专家表示,尽管天花已经消失,但如果实验室意外泄露,由于目前全球大多数人群都缺乏免疫力,它仍然可能迅速扩散并引发新的大流行。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病原体是鼠疫(Plague)和拉沙热(Lassa Fever)。拉沙热病毒会导致患者牙龈、眼睛和鼻腔出血,并可能引发癫痫发作,其传播方式主要依赖啮齿动物。

病原体筛选标准:哪些疾病最具“大流行潜力”?

为了筛选出最具威胁的病原体,WHO召集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名科学家,对1600种病毒和细菌?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最终筛选出传播力强、致病性高且缺乏有效疫苗【相关阅读:显微镜学家发表对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或治疗方法的病原体,将其列入“高危名单”。

过去的名单(2017年和2018年)仅包括约12种病原体,而2025年更新后的名单数量大幅增长。?其主要原因在于气候变化【相关阅读:魔鬼在统治着我们的世界(24):环保主义(下)】、森林砍伐、国际旅行增长等因素,导致新型疾病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全球大流行的潜在因素:为何病毒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研究人员指出,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新型疾病的传播,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化和森林砍伐:人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增加,导致病毒更容易跨物种传播。

国际旅行增长:病毒能够更快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增加了疫情爆发的可能性。

气候变化:导致蚊媒和啮齿动物的分布范围扩大,进而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WHO警告:未来爆发新的大流行只是时间问题,全球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报告负责人 Ana Maria Henao Restrepo 博士?表示:“这份名单帮助我们找出最关键的知识空白,并敦促各国尽快采取行动。”

面对这些潜在威胁,全球卫生机构、政府和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疫苗研发、疾病监测和公共卫生措施,以降低下一次大流行的风险。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红领君,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