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房贷翻倍,澳男不堪压力自杀!孩子才15个月大,妻子痛不欲生
墨尔本一位年轻妈妈透露,她的未婚夫因不堪房贷压力选择自杀【相关阅读:安乐死根本安乐不了,别宣传了】,这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据澳洲新闻集团报道,33岁的Rachel Keily表示,相守7年的未婚夫Matt Worrall于4月2日因“财务压力”选择轻生,留下她和他们15个月大的儿子Henry。
(图片来源:News)
Rachel回忆说,在丈夫去世前几天,他们还在计划出行,讨论带什么食物、孩子要穿几件衣服。他照常上班、健身、做饭,一切看起来都像往常一样。
但其实并不一样。Matt的生活,正在被悄悄扼紧。
三年前,他们搬入这套房子时,月供是2500澳元。可随着加息的浪潮,一路涨到4300澳元。两个人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维持。直到有一天,他一个人再也撑不住。
Rachel没能看到这道裂缝,也没有意识到“还好”的背后,其实已经是极限。
(图片来源:News)
澳洲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自住房的平均贷款规模在过去一年增长了超过7.2%,目前已达64.2万澳元。
月供平均达到3800澳元以上。而这仅仅是“平均数”。
Finder调查指出,42%的澳洲人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这意味着,几乎每两个家庭里,就有一个在透支生活。
可这些数字往往冷冰冰、无感知。直到我们看到一个真切的家庭,被拖进裂缝。
他不是异类,而是一个模板
Matt不是特殊个例。他是千千万万个正在被通胀与利率共同撕扯的澳洲人之一。
他有稳定工作,有伴侣,有孩子,有房子。他是人们口中的“人生正常进度”。
但这一切背后,是一个无法大声喊出“我快撑不住了”的社会角色——中产男性。
在澳洲,男性自杀率长期是女性的3倍以上,而已为人父的中年男性,往往是最难察觉求救信号的一群人。他们习惯“扛着”,直到某一刻,彻底断裂。
他们不会轻易说“我不行了”。因为“中产阶级”这四个字,本身就是一个压倒性的沉默标签。
房贷,不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公共卫生议题
这起悲剧之所以令人震撼,不仅是因为它突如其来,而是因为它早有前兆,却没人看得见。
澳洲的住房危机早已超出经济领域,它已经演化成了一场心理健康灾难。
但我们仍在使用“市场调节”、“贷款能力”、“理性消费”这些旧工具去理解一个早已升级的问题。
就像你无法用计算器测量一颗心脏的负荷,也无法用房产均价解释一个男人的死亡。
Matt不是第一位因房贷压力崩溃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位。如果住房政策与心理健康体系仍各说各话,那么这样的悲剧,还会继续发生。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大澳网,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