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还没结束,钱包先开始发抖。
不少人还沉浸在复活节长假的松弛感里,逛街、出游、顺手来一杯咖啡——结果却在收银台被现实当头一棒:一杯平平无奇的外带咖啡,居然要价9块多。
不加奶、不加糖,没有特别口味、没有任何额外,甚至你选择的空间都没有,喝到嘴里的,就是一杯纯咖啡。
1、一杯咖啡9块多?崩了Insane
更“费解”的是,这并不是哪家网红店的限量款,而是墨尔本 St Kilda 一家再普通不过的咖啡馆。而引爆这场讨论的,是前《Married at First Sight》真人秀明星 Samuel Levi。
他在 Ins 晒出小票,配文一句:“你会为这杯咖啡付钱吗?”然后整个评论区直接炸了。
咖啡的价格拆解如下:
特大杯咖啡:8.00
刷卡手续费:0.16
节假日附加费:1.20
总计:9.36
他说,自己根本没选植物奶,是店里直接默认给的,还额外收了1刀——也不提供替换选项。
“我当然理解现在开店难、成本高,但当你发现一杯什么都没加的咖啡要价接近10刀,还是会有点‘WTF’的时刻。”
更让人困惑的是,Samuel点咖啡那天是周六。不少网友立刻在评论区质疑:周六不是公共假日,怎么能收“节假日附加费”?
但根据维州官方说法,4月19日确实被列为复活节公共假期的一部分,所以附加费在法律上是“合法”的。
只是——合法就代表合理吗?Money.com.au 的数据指出,今年四月多个长周末,澳洲消费者在节假日附加费上的总支出将超过9480万澳元。
另一项由 Lightspeed 发布的调查显示,仅有52%的消费者能接受这种“节假日加价”的逻辑。
而根据南澳大学的数据,一杯小杯 flat white 的平均价格为4.78澳元,就算加大杯量、特殊奶类,也不太会冲到9块钱。
所以,Samuel那句“这杯咖啡是好喝,但没好喝到这个程度”,恐怕正说出了不少人近期的消费感受。
他最后无奈表示:“咖啡馆确实很美,氛围也好,但在这个时代,定价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2、连复活节兔子都躲不过通胀 Chocolate
当然,让大家无语的还不止咖啡这一件事,最近在超市买过巧克力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察觉到:今年的复活节,连兔子都变“贵族”了。
明明国际可可价格在今年有所下跌,但澳洲的巧克力价格却没跟着降,反而贵出了新高度。
根据数据平台 eToro 的分析,虽然2025年全球可可期货价格相比去年复活节下降了21%,但这之前它曾一路飙涨,从每吨6500澳元涨到12500澳元,依然比2023年高出近两倍。
而这些成本,最终还是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比如大家熟悉的 Cadbury Dairy Milk 大块巧克力,从去年的6澳元涨到了现在的8澳元,Ferrero Rocher 的复活节蛋从8涨到10。
还有最经典的“缩量不降价”:Cadbury 的复活节狩猎彩蛋看似没涨价,但一包从12颗悄悄变成了11颗。
市场分析师表示,这种“涨价+缩水”的组合拳,正在让普通家庭的节日开销越来越沉重。
更糟糕的是,价格或许还会继续涨。非洲两个最大可可出口国——象牙海岸与加纳,近日受到关税冲击,如果谈判不顺利,将影响全球供应链。
巧克力贵了,消费者怎么办?
对比网站 Finder 的最新调查显示,今年澳洲人复活节总支出预计将达到48亿澳元,高于去年的40亿,但买巧克力的人反而变少了,从去年的54%降到49%,平均每人计划花费也从57澳元上涨到68澳元。
调查还发现,越来越多家庭开始转向自制小礼物,比如自制 rocky road、糖果小篮子等,用更经济的方式保留节日仪式感。
“不是不想庆祝,而是必须想得更精一点。”一位消费者这样说。
节日氛围热闹之余,也藏着不少现实压力。悉尼大主教 Anthony Fisher 在复活节致辞中提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们更要敢于相信希望”,“也许越是黑暗,才越能看到星星”。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澳洲的家一墨尔本,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