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健康”视频风靡网络!别信!有害身心健康

2025年04月27日 13:39

增加焦虑

“每天吃什么”(What I Eat in a Day,简称 WIEAD)视频正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成为年轻人每日刷屏内容之一。

然而,这一看似健康的饮食分享趋势,正引发医学界对饮食心理健康的担忧。

22岁的Ava Hollo表示,即使没有关注任何健身或饮食类账号,她的社交媒体依然被此类内容“强行推送”,“让我感到焦虑和不适。”

这些视频大多遵循相似套路:先展示博主清瘦的身材照,

随后依次呈现一整天的“高蛋白、低热量”饮食内容,例如燕麦、果昔、色彩缤纷的沙拉碗,或“健康版”快餐,并搭配通过App(如My Fitness Pal)计算出的热量数值。

来自的注册营养师Zoe Nicholson警告,这种内容正在“扰乱公众对饮食的认知”,并简化了减肥这一本应考虑代谢、肠道菌群、遗传等多重因素的复杂过程。

“卡路里计算假设所有人对热量的吸收方式相同,这并不科学,”她指出,“大多数人最终都会反弹。”

18岁的女孩Isi Semmler也表示,这类视频令人“心情低落”。

她认为,“卡路里计算过去并不被大众所接受,但如今却被包装成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

“内容创作者应该坦白这种饮食方式的动机,几乎都是为了减重。”

根据国家医学图书馆与Butterfly Foundation(饮食失调干预机构)的一项研究,近四分之三的参与者表示,卡路里计算类应用加剧了他们的饮食失调症状。

Butterfly的临床负责人Natalie Spicer称,这种趋势强化了“节食即常态”的错误观念,而严格的饮食规则和限制会导致暴食、内疚、羞耻、自尊受损和身体不满感,陷入“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该机构也对打着“教练”或“营养师”头衔的网红表示担忧——他们往往缺乏营养学专业背景,却提供大量未经监管的饮食建议。

尽管质疑声不断,仍有部分WIEAD内容创作者表示,这种方式有助于“保持饮食意识”,为大众提供“更易获取”的营养参考。

一位来自的创作者表示,她并未设定严格规则,而是通过记录饮食,鼓励自己“持续进步而非追求完美”。

不过,多位专家一致认为,该趋势在潜移默化中正将节食和热量控制“日常化”,其背后潜藏的饮食健康隐患,不容忽视。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墨尔本微生活,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