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难看呢?
网友曾评选出“古偶四普”讽刺小花颜值倒退。
古偶四普:杨紫、赵露思、虞书欣、白鹿
而任敏的造型,号称是连她们看了都能松一口气的程度。
鼻宽、脸阔,和王祖蓝有点宛宛类卿。
扯唇角笑起来时,神态又像孙楠。
一到侧脸特写,缺陷更藏不住了。
虽不至于和洗绿那样,山根一马平川、下颌线直接消失。但因为走势陡急,整张脸看起来也很倒三角。
就像我们批评古装丑男一样,演员既然演古偶女主,从扮相到仪态,不一定绝美,至少不能绝了人审美的情趣。
任敏在《玉骨遥》里的扮相,已经不是一个“普”可以涵盖,大胆说丑也无妨。
可明明三年前在《清平乐》演徽柔公主时,她的扮相还娇俏灵动,加上人设讨喜,很受人喜爱。
其实,任敏的本钱并不算标准意义上的古典美人,也不容易驾驭古装造型。
她问题在哪?
对比《玉骨遥》剧中的王楚然就知道了。
二人同框跳舞,王楚然艳压任敏,先不论具体的五官和脸型,光是体态和线条就赢了,至少像盈盈起舞的样子。
现代人扮古装,达不到轻盈婉转的体态,至少也应柔和匀称。
看一张任敏近期参加《桃花坞3》照片,肩膀是宽阔的平肩,是更现代的力量美,跟柔和流畅的古典美人肩(溜肩)相去甚远。
把她们放在现实片里,反添了性格棱角以及故事感。
但要去演考验五官精致度,长相给人舒适感的古偶女主,总显得硬件不足。
她本是娃娃脸,在《悲伤逆流成河》《清平乐》时期,脸肉嘟嘟的,下颌线也比较圆润,演少女毫不违和。
造型师好像对她的脸了如指掌,哪里有短板突出哪里。
先举一个让我眼前一黑的造型。
任敏本身上庭偏窄,造型师还给她额头戴饰物,本身发际线偏低,发际线还压得超级低。
给到脸部大特写时,一整个哽住,造型师怕是为了自己省事,活生生把破碎感美女搞成了蒙面女山贼。
唐嫣属于上庭过长,发际线也偏高,如果额头不遮掩,显得脑门过大,五官不协调。
《仙剑3》里戴上合适的头饰后,突出柳叶眉之下弯弯的笑眼,反增添了俏皮可爱。
紫萱的妆造主打一个劣势变优势,优势更优势。
但剧中的妆造还偏喜欢在额头上做文章。
比如这种拯救发际线的假发片,杨幂用得上,到她这儿完全是多此一举。
刘海从头顶开始,不贴额头,而是蓬起来,这样视觉效果上发际线上移,额头变高,整个人的气质就开阔了、高级了。
这才真正起到避短、修饰脸型的作用。
眉形就明显配合了人物气质在设计,乍看虽像没有弧线的平眉,但从眉头反向渐细的设计,是中国古典的羽玉眉、元眉等妆容中化用来的。
这种眉形能把眉眼的优势放大,最后一点朱唇隐在下庭,显得温婉优柔。
但你看《玉骨遥》的妆容,统一的韩式大平眉、水光肌、嘟嘟唇,毫无古韵不说,还扬短避长。
《玉骨遥》里任敏的发型,头顶几乎都是光秃秃,既无发包也不编发髻,顶多在脑袋后高高扎个辫子。
这样的发型当然省事,可造成结果的就是上庭愈发显得短窄,中庭又过长,很不协调。相比之下,《清平乐》精致的发髻和发饰就能很好起到修饰作用,还能弱化五官的影响,即便本钱不精致也带得出氛围美。
加上她本就比之前圆润,衣服还把锁骨捂得严严实实,整个膀粗脖短,168的身高看起来像155。
本来在《云之羽》里有出色造型的女三卢昱晓,在这部剧里也平平无奇。
她赢就赢在硬件突出,气质清丽婉约,不要太适合古装。只要不动她的脸,披头散发也好、脸上脏兮兮也好,反愈发衬得她清丽。
甚至,古装扮相妆造、打光、滤镜等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演员本人的外形。
为什么这么说?
先看一下周迅的理解。周迅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活在滤镜里,滤镜里的她是完美妆容、精致打光、人设加持等的集合。
观众对她“美”“灵”的赞美,更多是对艺术效果的称赞,却不是真实自己的样子。
就是说戏剧扮相和真实个人实际上隔了一段遥远的距离。
这段距离叫审美距离
——
比如中国旧戏的角色花脸、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用歌唱的声调,而不似平常说话。
故意以一种不近情理的方式把艺术表演扭曲化、夸张化,使其不在凡间。
这样隔开一段审美距离,观者才能逃脱功利地打量,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
例如《妖猫传》为了呈现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魅生”。
美术指导曹郁将几十根蜡烛,放在演员脸的右边和底下,演员的后面又加了个有LED灯的灯带,让她的整体皮肤呈现出一种LED的光泽,这还不够,曹郁还找来能打特别小的光的灯,专用来照眼圈周围的地方。
这样拍出的杨贵妃只存在在梦境和想象中,她不会让你想起现实中的任何俗物,因而抵达幻想的高境。
而《玉骨遥》的妆造,从发型、刘海、妆容到服饰,都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你不可能得到任何沉浸感,因为这剧的每个细节都在告诉你,这是现代工业产物,精细程度可能还不如有的打印店拍证件照。
图省事既不贴合演员形象设计,也没有任何新鲜感,充满工厂流水线复制粘贴式的廉价塑料感。
连服装都似曾相识,好像别的剧组穿过的衣服拿来改改的陈货。
别人的红衣大漠骑马照出圈了,也想依葫芦画瓢,但审美、妆造跟不上,活脱脱东施效颦。
虽然有的厚有的薄,有的直一点有的弯一点,但无一例外都挡住眉毛、盖住额头,只露出眼睛,毫无古韵不说,还显得低眉顺眼、小气又笨拙。
读中学时觉着这种直戳眼睛的刘海才好看,总被妈妈唠叨。等长大了才发现上一代的审美是真有点东西。眉眼、额头都被遮掉,整个人的精气神直接砍半,更透不出半点生命力。
可到现在影视剧还在沿袭这一操作,不考虑好不好看适不适合,统统粗暴地一剪齐。
单从《西游记》里找,高翠兰是螺丝状刘海,突出无辜可怜的特质,孔雀公主的刘海像孔雀的尾羽,蜘蛛精的刘海形似蜘蛛网。
都是根据发型、脸型、角色特点专门设计,足见用心用情。
这样的刘海只点缀,不喧宾夺主,反而考验演员的脸,但配上繁复的发髻,就适宜多了。
从剧照明显看出,头上接了一坨疙瘩,就成一个发型了,有够粗糙敷衍的。
人有各色脸型,古典美人也不是只有鹅蛋脸。
《红楼梦》里,探春是鸭蛋脸,宝钗是脸若银盆,袭人是容长脸面,芳官是面如满月。
长的圆的方的,不管什么脸型,都有合适的发型去配,这才是真的尊重观众。
不是现在的影视剧不比从前,只是用心被流水线作业蚕食,纯粹敷衍不用心。
一些古风爱好者,条件肯定跟横店没得比,却能做出非常古典审美的仿妆,质感比影视剧好太多。
例如87版《红楼梦》元春仿妆;
仿明代肖像画中贴珠翠面花的侍女,仿出了庄重慈祥之感。
流水线作业,除了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的妆造还禁锢了观众的想象力。
我们的神仙并非都是白衣飘飘,有爱好者根据元代“朝元图”壁画,做出电母仿妆。
冠带华丽辉煌,衣带飞舞飘逸,服饰颜色厚重、丰富、协调,哪里是寡淡的丧葬风。
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在古人的想象中,电母?衣朱裳白裤,两手运光,民间还有电母雷公打跤——撑天拱地”的歇后语。
所以模特的扮相、走路姿势以及手势都体现出闪电之神的威严与惩恶扬善的姿态,也是合理的想象。
有的剧拿敦煌风妆造当噱头,结果漏洞百出。
有的剧要为明制汉服正名,制造了一波争议,结果妆造无甚美感。
虽然相比《玉骨遥》这类流水线服化道强不少。
但都陷入一个问题——
没有真正把观众当审美主体,没有以引起观众审美愉快为已任。
假嗨成灾、同质化模版化泛滥,业余选手吊打专业人士,奉劝观众们千万别纵容。
我们有如此深厚的传统美学传承,如今被降级到这个程度,实为一种耻辱。
若中华的古典美学日后只能靠爱好者用爱发电来弘扬,那真真成了笑话了。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柳飘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