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谈〗天安门上的照片是时候换一下了

2024年06月03日 0:39

来源: 博谈网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1.@bianchazhuyu:历史上错判的例子不止一二,这说明由群众组合成的靠不住,我们服从陪审团是服从这种法律上的设置,是不得不服从。服从并不意味着认同它的判决是正确的,不加思考地认可它的判决就是盲从。川普这个案子,时间会给出答案。

2.@lianchaohan:很高兴看到研究服务处发布的这份长达8页、题为《关于中国精英的财富和腐败的公开信息》的报告,虽只是冰山一角,但实际意义是,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引起重视。将权贵藏匿在美国的腐败资产曝光并收缴用于推动中国民主转型和人权进步应为美中竞争战略的主要部分。

3.@dajiyuan:当欧洲足联宣布,来自的电动车首次取代欧洲大众汽车,成为2024年欧洲男子足球锦标赛的官方合作伙伴时,进军欧洲的企图似乎已经“路人皆知”。据悉比亚迪计划在两年内,对欧洲的电动汽车出口量增加7倍多。专家认为,欧中不会立刻陷入激烈贸易战。

4.@EricLiu_USA:墙内爱国表演的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但给人的感觉像是要铤而走险的绝望感。被审查被封杀,然后出国干票大的,想把流量给赢回来,这样就能用流量在抖音电商上卖货赚钱了,整套流程都特别荒诞拧巴。

5.老钱日日谈:最悲观的群体,很可能还是一家人——农村父母辛苦培养出的做题家们,在大城市打拼交社保,同时每个月还要给老家的父母打钱,接济他们的基本生活:一边上着索然无味的班,在逼仄空间里追求所谓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恋爱困难,结婚无望,生育更是开玩笑。一边又交着社保,每个月给农村父母打钱,还偷偷买了定期寿险生怕自己有什么意外没人尽孝。

6.@torontobigface:这下中国和朝鲜有异曲同工之妙了。朝鲜是气球投放排泄物,中国是粉红跑过去直接留下排泄物。

7.魏春亮:之前,毕业生哀叹“孔乙己竟是我自己”,媒体要年轻人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没脱下孔乙己的长衫;现在,毕业生吐槽一下,媒体又让年轻人反思为何要有浓烈的上岸思维了。他们用生花妙笔,去神圣化一个职业(一个人的“哀叹”抹不去选调生的奉献底色),又阴阳怪气地讽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是脱不下“长衫”,只是想举起“高脚杯”),又以高高在上爹味十足地教你做人(年轻人“既要又要还要”是大忌)。目的就只要一个:若不能合法地让你闭嘴,那就让你被批倒批臭。

8.@dajiyuan:中国经济危机重重,就业形势严峻,据统计,目前至少1,500多万年轻人选择做直播,这意味着平均每100人中便有1个是职业主播。数据显示,目前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中,95.2%的人月收入不到5,000元。月入10万以上的仅占0.4%。

9.@jason5ng32:字节真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一周前,才有人写文章说中文互联网内容越来越少,这不,字节旗下的豆包就通过AI生成了1000多万条中文内容。真是谢谢你啊,伟大的公司。

10.@lilaoshizuikeai:我特别佩服总书记的一点就是时间管理能力,经常一天之内为两三个事情指明方向,甚至4月29号这一天可以为4个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指明方向。这种高强度治国理政背后所需要的魄力、才情和智慧都是历代领导人望尘莫及的,我建议上的照片是时候换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