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不是时尚,这是惊吓!
成都太古里再次上演“妖魔鬼怪”的狂欢乐园,现在的年轻人已经“疯”成这样看吗……
更可怕的是,不止是成都太古里,这样的“丑设计”还遍布各地。
“潮”到风湿!
真的很担心现在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阴晴不定的年轻人又掀起了一股胡乱穿衣的时尚风潮,上街总能看见集齐各种“春夏秋冬”穿衣款式,让人分不清季节。
去年娜扎因私服穿搭被骂上热搜的时候,虽然也是王菲在1993年的就开始玩的时尚。但网友们大概都没想到在今年,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穿衣自由”了。
穿衣自由,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外在的展示来表达不同人内心的个性态度,尽管有部分展示的是一些非主流审美潮流,但是看着赏心悦目,倒也无伤大雅。
太古里也被称为年轻人的时尚潮流聚集地,在太古里街头也总看到一群拿着摄像机的“老炮儿”们,在围着时尚达人拍照。
旋涡中心,基本上都会站着一位主角,站在中心享受着机枪扫射般的“咔哒咔哒”的快门声。
虽然说很多街拍现场,都是有导演有群演的,配角的位置都是安排的,规模可以比得上小剧场制作了。
甚至还有在摄影师的安排下,来回不停地走了十几个来回,只为了一个装作发现被“偷拍”的惊讶状态。
下面这些确实是看不懂了……
不仅开始越发追求“猎奇”,仿佛谁的造型更炸裂,动作姿势更出彩就可以获得镜头的注意,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一样。
还有穿得像销冠的推销3人组,在一块空地上上演一场罗圈腿舞蹈表演,看起来实在是怪的。
成都太古里出现的“群魔乱舞”年轻人,就将时尚都市愣是给“盘”成了一本太古里版《聊斋志异》。
首先出场的1号选手,可以说是今年最具创意的“妖魔风”了。不知是垫高几层枕头才能琢磨出这个“无头阿童木”的造型。
大红靴子一穿,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或者这位大哥可以给“无头阿童木”也设计一个发型?这样就不至于“没脸”了。
不仅如此,这两位帽子坚决不能戴正的时尚青年仿佛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一样,这么多层裤子都限制不住这4双“柯基小短腿”,直接哪里人多往哪儿走。
不仅如此,还直接在旁边的垃圾桶旁边跳起来舞,看完小编都打字都打不下去了,这里不做解释,各位请自行观看,画面太具冲击力了。
西海岸风可以说是街头时尚和嘻哈穿搭风格的一种结合,一般指的是几个美国西部沿海地区,不同人群的文化碰撞而产生的新潮流。
但是人家的西海岸风是这样的。
其中一种说法是爱说唱的流浪汉,因为害怕衣服丢了,所以只能将自己的“家当”全面穿在身上。
直到套得太多裤头支撑不住,往下滑落漏出内裤……
而另一种说法是,这样的穿搭起源于监狱,为了避免犯人打架斗殴,就没收了他们的腰带,让他们想“造反”的时候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裤子会掉的问题。
或者只能一只手提裤子一只手打,至少能减少50%的伤害属性。
但不管是哪种说法,听起来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儿”,这样的文化还是留给本地人自己玩就好了。
毕竟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里面,穿成这样是要被妈妈揍的。
但被这群哗众取宠的“潮男潮女”硬控了几年后,很多外地人都忘记了真实的太古里。
这里不仅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那么多的“长腿美女”、也没有浮夸的剧情,也没有那么多的“王思聪”,有的只是普通人逛街的日常。
丑时尚崛起,有问中式美学的意见吗?
2024年火爆全网的,不,“尴尬”全网的经期裙,可以说是最让人看不懂的时尚了,鬼才设计师为什么会把“生理现象”当成一种潮流呢?
来源:品牌观察官
在国内早期,女性只能在“束胸”的情况下,穿着臃肿宽大的服装来掩盖自己,不仅束缚了思想更是限制了女性的身体自由。
当思想解放后,偏向男性化的穿衣设计变成了变成了更加注重身体曲线的表达方式,旗袍整体廓形的设计也朝着更彰显东方女性内敛含蓄的形象。
从衣服版型到裙摆长度再带开叉口的位置,每一次变革都彰显着不同的女性力量。
更离谱的是与“姨妈裙”这样直白低俗的怪异风格相比,还有一些打着“多元文化”旗号进行的“无性别穿搭”。
这样哗众取宠的风气背后还孕育出了一批“错位”的丑精神。
口袋里有钱的,巴不得把自己值钱的家当全贴上价格榜在身上,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由外物支撑的贵气。
这样的逻辑甚至蔓延到了歌唱界,定一个韵脚,然后用华丽的辞藻往上套,也不管也没有美感,反正就是“有那味就行”。
细品一下“霸王收起剑,别姬也已走远”这句话,咱就是说,“别姬”啥时候成了一个人名……
红配绿没有美感到没关系,只要能在普通群众里散发光芒,目的就算达到了。
那就是“还是让你们吃太饱了”。
虽然时代已经进步了,不用再用礼教束缚思想,但是从古人的成人仪式里,是否能对服饰礼仪的重要性,产生一丝思考呢?
古代男性20岁的时候,便要举办成人礼,称为冠礼。
主要就是为其带上缁布冠、系好冠缨,换上与缁布冠配套的玄端服出房向来宾展示,通过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表明已经成年。
服饰一直是一种礼仪文化的象征,而跟着时代的进步,这样的礼仪虽然不似从前。
但也绝不会是以“浮夸、违反道德”的模样凸显“自由”。
除了尴尬的衣服还有尴尬的审美
而因为倒闭而上热搜的老国货蜂花,也曾经被网友诟病“丑包装”,被网友发出灵魂拷问“你自己看看这好看吗”。
上海常德路的店铺,招牌全被换成了黑底白字。配上路边的白花,不知道为什么透露出一股子“阴间”的味道。
不要说是晚上进去吃宵夜了,从旁边路过都需要鼓足勇气。
林黛玉、贾宝玉、妙玉、长这个样子,别说小朋友会不会被吓哭了,反正大人都快吓得夺门而出了。
还有不知道是狮子还是狗的雕像、散发着黑二货气质的不明生物雕像。
还有五彩斑斓风,颜色跟跑马灯一样,非主流杀马特的头发颜色是在这参考的吧……
这样雷人、吓人的审美,不得不说,确实是一场灾难。
反观民国时期的水平,就会知道为什么当初爷爷奶奶们都觉得现在的广告和电视剧都是乱七八糟的了。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成都太古里的上演的“现代版《聊斋志异》”可以说是一群为了博眼球而打造的美感缺失乱象。
最早在中国提倡美育的,是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他认为艺术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用美学思想来陶冶人们的情感。
1920年由中华美育会创办的《美育》杂志就可以看出,前人一直在为国人的审美教育做奋斗。
而到了现在,为何出现了这样毫无审美而言的“妖魔化”现象,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了。
来源:品牌观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