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情系中华

英媒:北戴会议习近平能改变方向吗?

图为。(图片来源: Feng Li/Getty Images)

希望之声2024年8月9日】(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英媒今天报导,神秘的会议正在召开,而中国经济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能否成为会议重要议程,令投资者关注。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家庭增加支出。在家庭需求疲弱之际,强调的“新质生产力”正在造成,扭曲劳动力市场,不仅让习所青睐的行业严重“内卷”,大量企业倒闭,也加剧了与和欧盟等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

投资者希望消费问题能列入北戴河会议议题

英国《金融时报》8月9日报导,随着中共高层8月初在北戴河召开年度会议,投资者希望中共能将把一个最棘手的经济问题提上议程,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家庭增加支出。

中共政府今年已宣布一系列渐进式措施,以唤醒国内不情愿的消费者。上周末,中共国务院发布一份包含20个步骤的支持方案,涵盖电子竞技、护理、小型服务企业融资和邮轮开发等领域。

专家们越来越多地呼吁中国刺激消费,尤其是在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突然放缓之后。疲弱的家庭支出影响了工业部门原本强劲的业绩。

中共海关总署周三表示,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7.0%,低于6月份8.6%,但进口增长速度快于预期,扭转了下滑趋势,原因是对海外机械和技术零部件的需求支持了投资的不断上升。

汇丰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 Neumann)表示,“出口表现良好,制造业投资仍在稳步增长,基础设施支出仍略有增长。消费是薄弱环节。”

今年年中出现波动,引发人们的疑问:需求疲软究竟是周期性的,还是问题更加严重。

知名经济学家、中共央行顾问黄益平上周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被广泛引用的演讲。他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从“容易升温、难以降温”向“容易降温、难以升温”转变,“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总需求……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劲了”。

在上月召开的中共三中全会上,重申了提高生产率的首要任务,主要是通过对高科技产业和创新的投资,以实现到2035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产能过剩冲击下 中国制造商破产激增

尽管很少有人质疑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性,但一些经济学家担心,习近平在家庭需求疲弱之际强调对制造业的投资,正在造成工厂产能过剩,并扭曲劳动力市场。

产能过剩冲击令中国生产商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对超过50万家企业的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状况急剧恶化,亏损企业的数量激增了44%。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约30%的工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超过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历史峰值。

由于习近平提倡“新质生产力”,中共政府对制造业的补贴、低息贷款和直接投资集中在一些优先领域。此举尽管让中国在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先,产能过剩却使这些行业面临巨大破产危机。

中国经济的走弱和消费下滑,中国汽车销量在最近几个月同比下降,与此同时,7月的出口也低于预期。

据英媒《经济学人》8月最新报导,据估计,去年中国有大约52,000家与电动汽车相关的公司倒闭,比前一年增加了近90%。

中国的太阳能行业也面临供应过剩。今年,太阳能组件的大多数部件的价格已降至平均生产成本以下。许多行业公司正在缩减生产,另一些则取消了进入市场的计划。太阳能组件制造商海泰新能源表示,预计价格将进一步下跌。行业的最大生产商拥有足够的现金储备,能够维持生存。

中国半导体行业也正在经历一次清洗。行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将投资集中在低端芯片组件上,以“轻松赢得市场份额”。这些部分现在供应过剩,许多生产这些组件的公司正在倒闭。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2023年大约有11,000家与芯片相关的公司倒闭,平均每天约30家。这一数字已在中国媒体上报导,并且准确无误,但由于这些数字变得“过于敏感”,企查查称现在已无法提供此类数据。

这三个产能过剩的行业恰恰都是习近平最青睐的行业。

中共高层似乎已经开始意识到制造业面临的压力,习近平最近承认在一些绿色技术领域的过度投资。在7月底召开的中共局会议纪要中提出,中国必须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内卷”是一个现在常用来描述中国国内激烈且有害竞争的术语。

然而,《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制造业近期很难避免“内卷”。

习近平的首要目标,是创造能够在全球市场上胜出的高科技龙头企业,并打破中国(中共)对外国知识产权的依赖。国家的支持通常通过地方政府流向这些企业,而许多地方政府不加选择地进行投资,导致大量的小型且缺乏竞争力的供应商出现。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累积的债务,造成比过去更难以挽救陷入困境的工业企业。城市和省份现在约有60万亿元的债务,许多地方政府已被告知要削减开支。失败的投资只会进一步恶化财政状况。

中共政府已开始鼓励整合,但这并不容易。在供应过剩的行业中,大多数公司都在削减产能,而不是寻求更多。咨询公司Trivium的科西莫·里斯表示,太阳能行业内不会有太多收购目标。而成功的电动汽车公司中剩下的少数公司,也不太可能收购失败的品牌,因为这意味着要承担那些遗留客户的责任。

中共政治局在7月的会议上表示,市场必须淘汰弱者,促进强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应该会让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向最具生产力的制造商。当这些企业变得更强大的同时,中国经济将是痛苦的。

中共官员可能会在北戴河会议上发出警告

此外,在消费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只能增加出口,这也加剧了与和欧盟等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这些贸易伙伴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并对中国商品采取其他行动。

这一趋势使中国经济进入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通缩周期。第二季度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自疫情结束以来第二次降至4%以下。

咨询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中国研究主管白安儒(Andrew Batson)在北京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表示,“几个季度以来,中国的名义GDP增长率一直低于美国的名义GDP增长率——在我从事这一行的20年里,我从未想过会看到这种情况。”

高盛中国投资组合策略师付思表示,投资者也在关注旨在提振消费的财政刺激措施,比如帮助家庭升级家电的计划。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的影响持谨慎态度,如果当选美国总统,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美国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可能会侵蚀外部需求。

付思说道,“我们看到消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房地产仍然是一个焦点。出口是一个亮点,但人们已开始考虑关税带来的潜在风险。”

分析人士预计,中共政府不会推出任何出人意料的大规模刺激措施。中共央行一直在放松货币政策,但受到中美利差较大的制约,这可能导致资本外流。

学者们认为,如果中国要释放家庭真正的潜在消费能力,就需要进行更根本的结构性改革。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如果没有提高家庭在中国经济中所占份额的政策,旨在补贴休闲产业或消费品的努力就不会奏效。

佩蒂斯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经过多年的供给侧‘消费升级’,中国的消费仍然一如既往地疲软。”

然而,尽管中共官员们可能会在北戴河发出这样的警告,但很少有人预计习近平会彻底改变方向,把资金从他把中国变成一个自力更生的科技超级大国的战略上转移开。

化解当代最大威胁 帮助结束中共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邀请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点击了解详情。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英媒:北戴会议习近平能改变方向吗?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