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事发生?中共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将「出人意料」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

【希望之声2024年9月23日】(希望之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周一(9月23日), 在下调一项短期政策利率的同时,中共官方宣布了由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召开经济情况通报会的计划。美媒将这次会议称为“出人意料的”,这加剧了外界对中共政府可能宣布大规模刺激措施来提振经济的预期。
中共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将开联合新闻发布会
周一(9月23日),中共宣布,国新办将于2024年9月24日(周二)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届时中共央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华尔街日报报导认为,这个“出人意料的”发布会,将重点关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共政府可能会宣布一系列政策行动,包括下调政策利率或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更多旨在化解房地产危机的举措,一些提振股市的政策行动可能也在酝酿中。
联合新闻发布会消息公布几分钟后,中共央行将14天期逆回购利率从此前的1.95%下调至1.85%。这是该行时隔逾七个月,首次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在一份声明中说,央行还通过该工具向银行系统注入了人民币745亿元(约合106亿美元)的流动性。
分析师称,尽管美联储本月的大幅降息引发了对中共有关部门或将效仿的某种憧憬,但围绕商业银行利润率收窄以及借贷需求疲软的担忧暗示,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有限。
然而,上海保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指出,中共央行7月已经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周一又降息,货币宽松措施可能迫在眉睫。
张智威表示,预计中共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而周二的新闻发布会将给金融监管机构一个“阐明其政策立场”的机会。
另一个了解中共政策立场的机会将在周三到来,届时中共央行料将公布其一年期政策性贷款的借贷成本。
今年1月,潘功胜在一次类似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前两周宣布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当时当局试图阻止股市暴跌。
不过,近几个月来的一系列降息措施还不足以刺激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速降至五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持续数年的房地产危机使中国家庭损失了约127万亿(约合18万亿美元)的财富,抑制了消费欲望,并使中国陷入1999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通货紧缩。
这意味着实际利率(经物价变动调整后的利率)一直处于高位,削弱了任何温和宽松政策的影响。土地出让收入的大幅下降也抑制了财政支出,使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难以支付账单,而且几乎没有余力投资于促进增长的项目。
华侨银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外汇和利率策略主管张智远(Frances Cheung)说,此次降息反映了7月份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的后续行动,但“市场不会对此过于兴奋。”
中共5%年度增长目标堪忧
近几个月来,中共采取的财政和货币措施未能让消费者和投资者对经济复苏步入正轨产生多大信心。各项指标显示,8月份经济增长势头全面放缓,令外界担忧除非推出更大胆的刺激措施,否则中共政府将无法实现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8月份,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连续第四个月增长放缓,是2021年9月以来放缓时间最长的一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也低于前一个月,不及市场预期。
由于经济疲软导致劳动力市场面临严峻前景,中国青年失业率连续第二个月上升,并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共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上升至18.8%。该数字高于7月份的17.1%,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3.5倍。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的数据也是1月份开始按照调整后的方法发布青年失业率、将学生排除在外以来的最高水平。
彭博社9月23日报导称,最新数据给中共当局增加了压力,此前从工业增加值到消费和投资等一系列重要经济指标8月份均不及预期。
根据中共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中国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为3月以来最低增速。这是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第四个月增长放缓,为2021年9月以来放缓时间最长的一次。
高盛9月15日在一份报告中称:“我们认为,中国无法实现‘5%左右’全年GDP增长目标的风险正在上升,而需求侧采取更多宽松措施的紧迫性也随之增加。”
中国经济的关键
彭博社报导称,在多数经济学家看来,楼市救助计划是使中国经济增速达到5%左右的最佳途径,前提是在面对预计将再持续五年的房地产危机时,能够不遗余力地实行相关计划。
彭博社对15位经济学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他们考虑的政策选项中,大多数受访者的首选是更有力地实施政府主导的计划。
许多分析师表示,迄今为止采取的政策措施不足以扭转局面,需要采取更果断的财政支持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性反弹,眼下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整体经济的一个主要拖累。
野村(Nomura)经济学家认为,随着房地产危机的持续,中共政府最终可能会被迫采取行动。
澳新银行(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Raymond Yeung)表示:“要打破通货紧缩螺旋,就需要彻底改变思维方式。要避免名义GDP收缩,就需要大规模的宽松政策。”
瀚亚投资(Eastspring Investments)亚洲股票投资组合专家Ken Wong说,现在的焦点是中国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能否接近年度目标。他补充说,今年最有可能实现4.8%的增长。
他说:“货币政策可能会有所帮助,但最终让消费者花钱并增强消费者信心将是中国经济的关键。”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8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