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终向元老屈服 仿效「温家宝模式」救市

2024年10月09日 12:03

记者:夏雪(华盛顿)

习近平终向元老屈服 仿效「温家宝模式」救市

中国国庆晚宴上,坐于左右。

趁75周年国庆连珠炮发宣布措施,继「一行一局一会」出「超级组合拳」后,周二(8日)再突然宣布「三箭齐发」托市,包括1年内拟最多发债6万亿,更罕有向人民派钱,被形容为「史上最强及最大规模」,消息刺激陆、港股市连日「见牛」。值得留意是,今次举措与前「4万亿救市」相似,而最近特别安排温家宝在上坐于身旁。有分析指反映,习近平在形势所迫下,要向党内元老和经济危机「妥协」,走向「温式放水」救市政策,惟前景仍未见明朗。

「十一」前夕国庆酒会,党媒《央视新闻联播》将镜头聚焦一众中共元老,其中「主角」光环落于前总理温家宝和前全国政协主席身上。皆因这两大「开明派」元老获特别安排坐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旁,并笑容满脸举杯祝酒;而现任总理李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等核心班却靠边,打破以往格局。

中国问题专家程翔认为,习近平向来很棹忌元老们对他指手划脚,今次情况透露了习近平政策软化端倪。

他说:「这都印证最近北戴河会议时,传出一大批老人家集体派代表向习近平施压。可见现在找他们出来,是为营造和谐气氛。可见习近平昔日如日中天的权势受到相当大的挫败,亦可见国内经济非常糟糕,使他被迫启动温家宝式的救市政策。」

官媒曾批评温家宝救市措施产生严重后遗症

事实上,最近习近平政府连续推出的「一行一局一会」的「超级组合拳」及「三支箭」救市措施,与前总理温家宝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所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相似(见图),包括实施类似美国QE(量化宽松)措施,由中央向市场「放水」,「发准、降息、降房贷」和一系统货币政策,并放宽投资限制,以炒热和「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建设)发展;另增加民生补助和就业机会,刺激内需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

不过,温家宝「4万亿救市」计划后,后来导致货币泛滥造成产能过剩、通货膨胀等恶果。2013年,即习近平上台不久,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海外版罕有地直斥温家宝「四万亿投资计划」,指出新的投资「不搞新版四万亿」。

跟「清零政策」一样习近平不能坚持己见

程翔指,习近平如今急转軚,救市投资额度比温家宝的计划更大,甚至极为罕见地直接向穷人派钱,力谷基层消费,均反映习近平承受党内、外的批评压力相当大,情况与2022年底受「白纸运动」各地汹涌群众压下突取消「清零政策」相似。

程翔说:「大家都把责任归咎于习近平一系列打击私有企业、房地产及股票市场的政策。现在要救经济,必定首先要停止习近平过去的政策。」

那习近平经济政策的放宽可维持多久,及能否奏效?程翔认为,据以中国政府以往经验和按政府需要随意变更的管治取态,仍有不少未知数。

程翔说:「因过去中央救济基层人民,都出现『雁过留毛』。大规模向老百姓放水,究竟有几多实效,究竟有几多是被各级政府去节流,这是很难估计。若此直接派钱措施不奏效,那提振消费就成疑问。取消房屋『只住不炒』政策及限购令等救市措施,是否能提升人民对房市的憧憬,从而入市,这也是不知道。」

专家警告或重现爆破

前香港《有线财经台》台长颜宝刚于本台专栏分析,并引述《人》和「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的看法指,虽然中国「暴力托市」举措短期炒旺市场,尤其是最近狂热的陆、港股市,但中国历尽3年疫情及4年楼市危机重创,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令经济基础较昔日更脆弱」,但碍于股市泡沫正酝酿,若救市措施实行不周,恐重演「2015年A股『腰斩』及07年『港股直通车』炒车翻版」。

编辑: 温晓平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