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亲自出马救经济? 特大突发事件惊动中南海 解禁「除夕」释不寻常信号
【希望之声2024年11月14日】(希望之声记者杨正综合报导) 「除夕」谐音「除习」据传犯了习近平忌讳,于是北京当局去年一声令下不放假,结果激起极大民怨,网络上骂声一片。今年当局立马改变策略,中共国务院日前发布消息,自2025年1月1日起,将除夕和5月2日定为法定假期。除个别特殊情形外,中国传统新年自除夕起放假调休8天。
消息引来中国网民极大关注和热议。话题「除夕纳入放假」在一天时间获得2.2亿阅读量和5.5万讨论量。
网民纷纷留言表示:
「除夕当晚可以在家包饺子哈哈哈」
「这次终于有点真放假的感觉了」
「喜大普奔!!!」
除夕不放假曾引发民怨
早在2007年,中共官方曾将「除夕」纳入法定假日,但是2013年和2014年一度被取消。自2015年后,除夕又恢复为法定假日,但2023年10月25日,中共国务院发布的2024新年假期安排中,除夕(2月9日)意外不放假,引起了网民极大的不满:
「下班了,我再来骂一句,没人性的东西,你就是压垮骡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我TM还不如骡子……」
「就那十几天假,扣扣搜搜的。就这你还促进消费,好好好,好好好,真的无话可说了。」
「除夕不放假还过什么年啊」
今年解禁「除夕」习失势信号?
对于日前,当局重新将除夕定为假期,有网友表示,「习的失势已经是显而易见,居然开始『除夕』都放假,胆子也太肥了。2024年的除夕还公开宣布不放假呢,『两个维护』去哪了?!」
近来,习近平大权旁落的传闻甚嚣尘上,而中共高层也频频出现异常状况,如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频频高调露面,并在不久前访问越南时,受到了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国家主席梁强、政府总理范明政超规格会见。李强访问越南时,也获得了超高规格接待,首先会见的是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然后才是和总理范明政见面,这种安排打破总理对总理的惯例,规格等同于越南接待习近平。而习近平近来则多次缺席军方重要会议,并且其多名亲信相继落马或被边缘化。这一切都被外界解读为习近平失势的佐证。如今除夕放假,自然也会让很多人认为是再添了一个例证。
习权尚且稳固?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习近平权力尚且稳固,理由之一是,他仍然敢出国。
据中共官媒新华社13日报导,当日上午,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北京,应秘鲁共和国总统博鲁阿尔特邀请,赴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
陪同习近平出访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等。
中共外交部早前表示,习近平将于会上讲话,介绍深化改革开放重要举措,阐述中方对推进亚太合作的政策主张。
习近平此行也会到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此次出访长达9天。
历史学者、时事评论员章天亮博士就指出,一般来说,如果当权者权力不稳的话,是不太敢出国的。
那么反过来说,习近平在其大权旁落的传闻沸沸扬扬之时,仍然敢于出国,说明他对自己的权力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解禁「除夕」另有因?
有分析认为,今年北京当局不再避讳「除习」的忌讳,宣布除夕放假,是因为担心激起民怨。近来,中国频频发生报复社会暴力事件,显示现在的中国社会已经像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11月11日晚,中国广东省珠海市体育中心发生汽车冲撞事件,导致35人丧生,43人受伤。事件惊动中南海,习近平、李强双双作出指示及批示。习近平强调要「加强风险源头防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据警方公布的信息,涉案的樊姓男子因不满离婚后财产分割结果而驾车冲撞。
今年已经发生了十多起类似的报复社会暴力事件,官方往往对事件原因讳莫如深,部分案件公布行凶者是失业、无业人员,或涉及经济纠纷。
有中国网友在珠海市体育中心发生汽车冲撞事件后在网上留言指,当大家指责凶徒这种极端行为时,也要反思背后的深层次社会原因,「近2年经济下行,后口罩时代各种矛盾和纠纷在社会的重压之下都暴露出来,有极少数人采用这样极端的手段报复社会不能不引起大家的警惕以及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关注」。
《纽约时报》引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中国政治专家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在中国国内需求疲软,房地产泡沫爆破时,绝大多数家庭的财富正在收缩,这将不可避免地引发许多社会的紧张气氛。2008年和2009年在美国也曾发生类似事件,但不同的是,美国有社会安全网,如失业者能拿到社会保障金来缓解经济困难,但中国没有。
珠海市体育中心发生汽车冲撞后,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罕见表示,推进治理社会矛盾问题,深入化解各类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涉法涉诉、涉农涉土、涉众金融、房产物业等矛盾,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济帮扶。某程度上这反映中国社会内确实存在不少矛盾。
《华尔街日报》指出,习近平在指示中敦促化解矛盾纠纷,反映出中共政府担心,公众对经济不确定性的不满情绪会演变成暴力事件。
当局紧张维稳
珠海市体育中心汽车冲撞事件发生在为期六天的珠海航展开幕的前一天。网络上许多视频和图片遭到当局审查。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现场报道指,陆续有民众到场献花,虽然现场警察未有阻止,但公众放下的花束会即时被工作人员拿走。
有献花公众受访时表示,不理解工作人员拿走花束的原因,认为献花是表达对逝者家属的同情,「难道就不允许这个城市有一点温情吗?」
报道还披露,珠海市体育中心外有至少十几名便衣警察,不允许传媒靠近体育中心大门,即便从远处拍摄,便衣也会用大黑伞阻碍。
BBC驻中国记者麦笛文(Stephen McDonell)和同事在现场报导时遭遇阻挠。现场保安走近他们问道:「你们是记者吗?」还给他们拍了照片,并开始打电话,观察他们的行为。
一名妇女开始向其他人喊道:「看,外国人,外国人。」
很快,和她在一起的一个男人就咄咄逼人地打断了他们的现场报导,抓住麦笛文并大喊大叫。
BBC的报导指出,通常,当这样的敏感事件在中国发生时,地方官员会组织一批干部假扮愤怒的当地人,他们的职责是针对外国记者并阻止任何报道。
他们在珠海袭击现场外发生拉扯几个小时后,几车警察赶到了,以便更好地控制局势。
- 🔥澳洲禁闻安卓APP,其它网站没有的澳洲禁闻
-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 🔥治国大道:修身、齐家、管理、治国的大智慧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85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