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重刊习近平旧文 隐含政治信号与红三代博弈

2025年02月08日 21:11
习近平
党刊重刊旧文 强调家风管理引关注。(图片来源:路透社)

希望之声2025年2月7日】(记者李慧综合报导) 党刊《求是》近日发表了中共党魁8年前的一篇旧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再次强调必须与「爱党」相结合。有分析认为,这一举动或与前中共高官之子近期的海外言论有关。

习近平在文章中强调:家庭教育应与爱国、爱党结合,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严格管理亲属子女,确保其遵纪守法,坚持艰苦朴素、自食其力,并避免贪污腐败。

由于该篇文章来源于习近平八年前的讲话,且未涉及当前时事,其重刊的时机与意图引起广泛讨论。

隐含博弈

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范世平对美国之音表示,《求是》选在中国新年期间刊登这篇文章,或与近期的海外言论有关。作为前中共中央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之子,薄瓜瓜去年底在迎娶罗东博爱医院创办人许文政的孙女许惠瑜,再次成为外界焦点。其后,他在社交平台发文,否认外界关于薄家拥有巨额海外资产的指控,并表示父母虽名声扫地,但仍是自己最崇拜、最亲近的人。

范世平认为,薄瓜瓜是极少数仍活跃于海外并敢于发声的「红三代」,其言论可能让中共高层感到担忧。他表示:「薄瓜瓜指控父母受到政治迫害,并为他们辩护,这些说法可能让中共感受到压力。尤其是他父亲薄熙来曾是习近平的潜在政治对手,如今其子公开发声,对于当局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

此外,范世平还提到,薄瓜瓜目前居住于加拿大,并与台湾女子结婚,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中共的戒心。按照台湾法律,薄瓜瓜在六年后有资格申请台湾身份,这对中共而言是颇为尴尬的局面。他分析说:「一名『红三代』可能成为台湾公民,这对中共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因此,《求是》重刊『家风论』,或许有意在政治上施压,防范未来薄瓜瓜可能做出更多的爆料。」

范世平认为,有理由相信,近期薄瓜瓜一连串的言行已引起中共对他的戒心。

中共宣传伎俩今不如昔?

与范世平的观点不同,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胡逸山认为,《求是》重刊习近平的「家风论」,更多是中共统战手法与宣传口径的一部分,与薄瓜瓜的言论未必有直接关联。

胡逸山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共历来重视家庭出身和社会成分,例如1949年建政后的阶级成分划分,影响了个人在社会上的发展机会。他说:「1949年(中共)建政以来,在多次运动中都有这样的说法:某人的家庭成分如何不一样,是否来自工农兵家庭,是不是来自革命家庭,还是来自小资家庭等等。这种所谓成分对共产党统治底下的社会结构是有很大的定义作用。加上近年来落马的一些高官,他们的罪名往往是没有严厉管教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的随员。」

习陷政权稳定焦虑

中国独立政治学者楼弟(化名)则对美国之音表示,习近平的「家风论」使人想起中共的《家庭教育促进法》。

在2022年1月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首次就家庭教育立法,从家庭、国家、社会和法律等层面,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社会对家庭教育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和规定。

楼弟说:「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 当时就有人认为,政府和党是不是管太多了?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 现在几乎可以盖棺论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只是没人当回事的文字游戏。当年这个法也开宗明义说要『爱党、爱国』,但部分条文,譬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表面上还是有正面意义的。现在却连包装也省掉,干脆翻炒习的讲话了事。这根本就是开倒车。」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则对大纪元表示,中共过年把习的旧文拿出来翻炒,是个应景之作。中共搞任何教育都是要灌输对党的忠诚,作为政治洗脑的一种手段,根本出发点是加强专制统治。

王赫表示,近年中国经济下行,社会暴力事件频发,中共统治危机加深。因此习要把家庭政治化,把社会控制的触角深入到家庭教育这个环节,也反映出他对政权稳定的焦虑,他试图从家庭教育下手,试图借此维持统治。

化解当代最大威胁 帮助结束中共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诚邀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点击了解详情。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86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