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九必乱”习近平说出预感

2025年02月17日 2:15

作者: 馮睎乾

主演美剧 Interior Chinatown的港裔美籍男演员欧阳万成(Jimmy O. Yang),日前在社交平台上载跟的合照,并留言说“My hero成龙”,令不少网民担心:Jimmy会否成为“”的下一个受害者呢?

欧阳万成视成龙为偶像,不是新闻。他之前受访已说,自己看很多成龙和甄子丹的戏,“我一直很关注他们的近况”。至于他最喜欢的香港电影,则是周星驰《国产凌凌漆》,觉得够无厘头。尽管他表示有关注成龙近况,但“成龙魔咒”这类都市传说,移居外国多年的他可能闻所未闻。

“成龙魔咒”,英文可称为”Jackie Chan Curse”,用一句话解释,就是:Jackie Chan is a jinx to anything or anyone he endorses.六年前,我在苹果专栏写了一篇〈一遇成龙便化虫〉,已举例说明魔咒威力:“众所周知,有一种代言叫成龙代言,有一种魔咒叫成龙魔咒。成龙代言小霸王,小霸王倒闭;代言爱多VCD,爱多老总坐牢;代言汾湟可乐,汾湟可乐消失;做禁毒大使,儿子吸毒;去年初成龙说‘只有一种电影叫中国电影’,年中大陆影圈即刮起‘阴阳合同风暴’,无数电影计划停摆;两年前成龙为香港航空代言,上月底港航又有财困传闻。”

上述例子只更新到2019年头,往后还有长长的名单,可加入吴亦凡、王力宏,甚至上月底才在网球公开赛被成龙“灯死”的Aryna Sabalenka和 Alexander Zverev。欧阳万成如果看到这篇文章,可能问:“魔咒是真的吗?”某程度上,是真的——但不因为魔法,而是因为成龙的品格。

关于成龙的品格,那些什么“小龙女”、立场之类,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不如讲一个较少香港人留意,却令很多人反感的丑闻吧。早年成龙在节目《鲁豫有约》接受专访,谈及,曾经这样自爆:“慈善有真有假,我就是从假的做起来的!”此话一出,全场观众哗然。

成龙说他走红之初,每天报纸都是他的新闻,然后就有慈善团体找上门,邀请他做“大使”,说“挂个名就行”。成龙很坦白,承认没兴趣行善,有空也只顾唱歌跳舞,但有人劝说,这对艺人形象和电影票房有好处,成龙便勉为其难做“慈善”了。

成龙在节目上“忏悔”,当然并非想自毁形象,他只是为接着讲下去的“浪子回头”故事作铺垫而已:他自言被安排到医院探望病童,同行者都介绍他很热心、百忙中抽空来访,令他惭愧得无地自容,从此他便“弄假成真”,开始做“真慈善”了。

光是看这个专访,你可能以为“假慈善”只是成龙上世纪的黑历史。但在2010年9月,媒体《侨报》就独家爆出一个“诈捐门”丑闻。2009年5月11日,即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成龙和李宇春、刘媛媛、金培达等人探访正在重建的北川中学,成龙当场承诺捐献电影新作《大兵小将》部分票房援建北川中学,一时传为佳话。

2010年2月《大兵小将》在公映,票房收1.53亿元(未计全球票房),现在看来票房不高,但当年是有钱赚的。到2010年9月1日,北川中学已重建完工,并重新招生了——说好的捐款呢?影也没有。

同年9月2日《侨报》报道,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表示成龙承诺过捐款,但强调“我们从未收到过这笔钱”;负责新北川中学援建的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也表示:“我们没有收到他所说的这笔钱。而且我们曾致信成龙先生,询问他所承诺的这笔善款,但一直没有回音。”

丑闻曝光后,成龙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党群即刻战狼上身,称成龙尚未拿到《大兵小将》分红,并非“诈捐”,还扬言“对捏造事实的报章进行起诉”。当时香港文汇报也报道了党群的反驳,却似乎没跟进《上海侨报》的回应。

《上海侨报》指出,记者已深入调查取证数周,锁定所有证据,所以“成龙承诺捐款重建”、“重建主管部门催款未果”、“重建完成时捐款分文未见”这三个最重要、最基本的事实,“都完全经得起新闻道德、新闻规律、新闻规章的检验”,“不惧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与任何人对质”。然后《上海侨报》还继续把矛头指向成龙,说:

“据了解,新北川中学的重建国家没有投入,全部资金来源于海内外83万,最高1500万元,最低1元。捐赠中不乏捐出重大积蓄、月工资、甚至低保收入者。成龙先生如果有空,不妨请阅读《上海侨报》即将推出的”究竟谁捐助了北川中学”一文,或者去看看新北川中学的捐款墙上密密麻麻的捐助者姓名,当中没有一个人是”分红未到”者。

“而且作为资深电影人,既然知道分红可能要两三年、甚至三四年才能分配完毕,成龙又何必激情舞台、大放厥词,对当时暂居他处、在板房教室里艰难复课的北川学子做出这样的承诺?在此,我们可以引用某网友的调侃留言,供成龙先生反省:如果将来我挣了一个亿,我一定全捐给北川中学。”

由2009年5月扬言捐钱,到2010年9月人家重建完毕也没有下文,被传媒踢爆还战狼式反击,“成龙式慈善”是什么性质,大家应该一目了然。那么成龙最后有没有找数呢?抱歉,我没有在网上找到相关资料,也不觉得有什么分别。

顺带一提,北川中学老师唐高平当年受访称,那次活动的主办方不是当地政府,也不是学校,而是成龙那边,“他们要求学生都参加,娃娃们忙活了两天吧。成龙他们来的时候自己带了好多记者。”

以上的陈年旧闻,无关政治,无关情史,反而更反映到成龙是个怎样的人,由于没太多人提及,我就趁机会记录一下。跟这类“耻与为伍”级别的人合照,誉之为”my hero”,是会实实在在影响自身形象的,欧阳万成真要“好自为之”。

附:2019年01月13日

一遇成龙便化虫——冯睎干

岁月不饶人,今年便六十五岁的成龙大哥,法律上已是“长者”了,即使龙精虎猛,也不宜打打杀杀,他可以做什么呢?答案是QC。QC当然不是御用大律师(Queen’s Counsel),而是品质管制(quality control)。

众所周知,有一种代言叫成龙代言,有一种魔咒叫成龙魔咒。成龙代言小霸王,小霸王倒闭;代言爱多VCD,爱多老总坐牢;代言汾湟可乐,汾湟可乐消失;做禁毒大使,儿子吸毒;去年初成龙说“只有一种电影叫中国电影”,年中大陆影圈即刮起“阴阳合同风暴”,无数电影计划停摆;两年前成龙为香港航空代言,上月底港航又有财困传闻。“中国制造的会爆,成龙代言的必伤”,在这个分裂的世界,人类罕能达成什么“共识”,但以上一句话,相信两岸三地很多人都会认同,不妨称之为“成龙共识”。

天将降大任于企业,必先由成龙代言。像成龙这样的代言魔人,注定是尘世间最强的QC──由他代言的品牌,只要安然无恙,就是品质保证。最近大陆出了一款游戏,继续由成龙代言,国内网友纷纷惊叹,都说不知是游戏厂商太有钱抑或“八字过硬”。看来在大众心中,成龙魔咒不是笑话,而是迹近定律:大陆称之为“代言必凉”,但“凉”字这用法对香港读者有点陌生,倒不如翻译为“一遇成龙便化虫”。

“一遇成龙便化虫”表面上类似“丁蟹效应”(Ting Hai effect),但细想截然不同。丁蟹效应会带来股市崩盘,可视为“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自我实现是一种常见心理现象,指某个被视为真的信念(哪怕它根本是错),可能影响人的行为,以致这信念最终成为事实。例如你常常跟自己说:“睇怕我呢世都系一碌废柴!”那么你一定会成为废柴,除非变了一坨屎。因此,世上最准的,不是诺查丹玛斯或刘伯温预言,更不是每年一月的“大师”流年预告;世上最准的预言,就是自我实现预言。

是什么驱使丁蟹效应自我实现呢?当然不是郑少秋或丁蟹,是钱呀!任金融市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但钱,从来都有人赚到。升市能赚钱,跌市也能赚市,“丁蟹”不过是空军淡友的借口,所以才因利乘便,搭上那列叫大时代的快车。但“一遇成龙便化虫”很不同,按常理,世上没有品牌想自我实现那样暗黑的预言吧?难道是希望蚀钱,抑或要实行“焦土”?我看不透。若成龙魔咒真有其效,似乎不易从自我实现预言角度来理解。

除了成龙魔咒和丁蟹效应,2019年又添了一句“”。坦白说,我之前从未听过这句话,但自去年爆发中美贸易战,近日又说“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便越来越多人讲“逢九必乱”,更有读者问我:一,这句话出自哪儿?二,有没有术数上的理据?先答第一道问题,“逢九必乱”出自何书,我只能说无从稽考,盼识者相告。但假如“逢九必乱”真有来历,而非江湖术士杜撰,我怀疑是误解了原意。清代褚人获(《隋唐演义》作者)写过笔记《坚瓠集》,在〈续集.天干地支谜〉记载了清人创作的天干地支谜语,有一题说:“逢九之年,防有失脱,必撇得去,方妥。”似乎就是“逢九必乱”的来源,但你不要忘记:这是谜语谜语谜语。谜底就是“乙”字,懂吗?“甲”字谜面是:“今交申运,方是出头之日。”看了这句,难道以为申日大吉大利?“丙”字是:“然赖内助有人,一无所损。”是否表示丙年家宅平安?“逢九必乱”说法,也许源自清人戏作的谜语,根本是一场误会。

然则“逢九必乱”没有术数理据吗?本来应该没有,但你喜欢的话,我可事后补充一个理据。凡以“九”字结尾的年份,天干必然是“己”,从紫微斗数角度看,所有人的命盘都会出现同一“干化”现象(即武曲化禄、文曲化忌等),大致上象征资源匮乏,需要加倍努力,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行事,也许可理解为一种“乱”。但乱也不一定坏,万物必先乱而后变,既然成龙魔咒也可正面地视为QC,“逢九必乱”或许是一种祝福呢。

冯睎干

来源:冯睎干十三维度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