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女不尊重你时,不要讲道理,不要发脾气,记住2句话就赢了

2025年03月30日 14:04

在往日岁月中,人们深信养儿能够防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发现,连最基本的尊重都难以从那里得到。他们可能会与我们顶撞,公然反抗我们的意愿,特别是当他们长大成人,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之后,他们更是不太考虑我们的感受。

他们在选择专业、大学、职业道路,乃至选择未来的伴侣和定居城市等重大人生决策上,往往只是表面上听听我们的意见。当真正做出选择时,他们还是会坚决依照自己的心意,有时甚至根本不征求我们的意见。诚然,每个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自主选择人生道路,我们或许不应过多干涉。但问题在于,有时候他们甚至不能给予我们最基本的尊重,例如,他们可能轻视我们的能力,认为我们无法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或者嘲笑我们的思想观念已经过时,哪怕我们只是简单地说一句话,也可能遭到他们无情反驳。他们似乎忘记了,我们也有自己的自尊,也会受伤和感到痛苦。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子女成人,翅膀硬朗,却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无法给予,作为,我们不必与他们争辩,也不宜轻易动怒。只需铭记以下两条箴言,便可稳操胜券: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任其自然,养育孩子本就是一场。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并非始终围绕孩子打转,而是学会适时地放手。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虽因我们而来,却非为我们而来。他们始终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人生的延续,更不是我们的附庸,因此我们无权强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生活。即便我们的初衷是为他们好,也应考虑这种“好”是否是他们所需要的。如果有一天,孩子变得异常叛逆,处处与我们作对,不再倾听我们的任何话语,那么无需焦虑,只需内心默念,孩子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命运,随他去吧。他是个独立的个体,自己的人生必须由他自己去走,去承担。

二,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余生应更好地关爱自己。孩子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那么就让孩子自由发展,我们将来的任务不再是过分担心孩子,而是学会关注自身,更多地照顾自己的需求。不必将所有积蓄都留给他们,不必总是以他们为中心,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那种过度牺牲自我的父母形象已经不再合时宜。我们越是无私地奉献,不求回报地牺牲,就越可能不被珍惜。因为来得太容易的东西往往不被视为珍贵。无度的溺爱有时反而会培养出忘恩负义的孩子。明智的爱是生命中的一种,而无限制的溺爱只会成为孩子眼中的负担。爱孩子,也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如果方法不当,只会适得其反。

最后,让我们铭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命运。如果有一天,他们连最基本的尊重父母都做不到,那么也不必期待他们将来会孝顺。我们应该默默记住以上提到的两条箴言,余生的日子里要好好爱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胜利。因为孩子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人生的完整意义,在于我们自己。

来源:初欣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