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鱼护心更长寿?5种鱼真的要少吃!反增致癌、伤肝、高血压风险
吃鱼能补充优质蛋白质,常吃鲭鱼、秋刀鱼、鲑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研究指出还有保护心脏、降低坏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的效果。不过吃鱼也要聪明吃,爱吃“5种鱼”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容易吃进毒素或重金属,甚至提升致癌风险。
1.炸鱼
食材本身再健康,料理方式不佳也会让营养大打折扣,甚至增添致癌因子,英国传统料理“炸鱼薯条”就是代表之一,因为高温油炸会破坏营养素,且炸物高油脂、产生反式脂肪,多了三高、肥胖、心血管疾病风险,反而抵销了鱼油的功效。
2.烤焦的鱼
烤鱼烤到“恰恰”带点微焦最是香气逼人,但如果为了健康着想,烤焦的食物还是能避就避,肾脏科医师洪永祥就曾在脸书贴文提醒,蛋白质烧焦后会产生的多环芳香烃,已被证实为一级致癌物,虽然摄取量不见得会直接导致癌症发生,但还是建议避免,同时也要多吃蔬菜降低罹癌风险。
3.中式咸鱼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曾把“中式咸鱼”列为一级致癌物,与烟酒、槟榔、香肠培根等加工肉品同级,主要原因在于咸鱼的加工过程中会添加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碰到高温、与人体肠胃道中的胺类作用下,可能形成致癌物亚硝胺。
农业部曾对此厘清,鱼肉制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添加量只要低于70 mg/kg(ppm),其致癌的可能几率将相当低,因此鱼肉加工品仍可添加必要的食品添加物,只是使用量须符合法定标准。
肾脏科医师颜宗海也认为,不是吃了一块咸鱼就会罹癌,重点还是在于饮食习惯,这些有疑虑的食物不要天天吃、吃过量,或者有意识搭配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也能抑制亚硝胺形成;而且咸鱼本身钠含量很高,吃多也不利血压控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最好还是别吃太多。
4.深海鱼、大型鱼类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大型深海鱼类”少吃的说法吧!根据农业部介绍,深海鱼、大型鱼类因为生命周期、生物累积作用,容易累积重金属(汞)、戴奥辛、多氯联苯、环境荷尔蒙等污染,尤其像是鲔鱼、旗鱼、鲨类等大型深海鱼特别要留意。
卫福部建议,孕妇、婴幼儿最好必要吃深海鱼、大型鱼类,如果一定要吃,每周不要吃超过1次,每次不要吃超过50g,且记得避开“鱼皮、内脏、鱼卵”等油脂含量高的3部位。资深护理师谭敦慈接受《早安健康》专访时也曾建议,可以的话吃鱼要选“放在盘里能完整看到头尾”的小型鱼类,煎鱼时多一个“去皮”的步骤,还能减少40%重金属摄取!
5.有卫生疑虑的生鱼片或海鲜
生鱼片看起来“尚青”,但保存或卫生条件上只要有一点疑虑,就会大幅提高食物中毒的风险。重症专科医师黄轩过去就在脸书贴文提醒,鱼虾贝类要特别小心寄生虫,例如肝吸虫、异形吸虫等,要是海鲜没有充分煮熟就有风险,有研究发现,感染寄生虫可能侵犯肝脏、胆管而引发肝硬化、胆管炎、甚至胆管癌等严重疾病。
前阵子一位65岁慢性肝炎的患者,也因为不慎吃了有海洋弧菌的生鱼片,上吐下泻紧急挂急诊,差点因猛爆性败血症、多重器官衰竭致命,死亡率超过50%。内科医师陈威龙在专栏文章呼吁,免疫力较差的族群要多留意,最好不要生食海鲜,以防感染酿大祸。
- 🔥澳洲禁闻安卓APP,其它网站没有的澳洲禁闻
-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 🔥治国大道:修身、齐家、管理、治国的大智慧
来源:早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