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35周年北京戒备 民兵着“迷彩军服”上街维稳
今天是“六四事件”35周年,北京提高社会维稳层级,天安门广场仍须提前预约才能进入,天安门城楼则全天关闭。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区大型路口、天桥再现“看桥员”,并出现警察搭配“民兵”的岗哨组合,且在近年中共当局持续强化民防体系的背景下,民兵改着“迷彩军服”上街,层级有所提高,颇受来往民众关注。
在北京长安街地下道,有一民兵的哨点,其身边放有防爆盾牌和防爆叉。(记者陈政录/摄影)
今天是“六四事件”35周年,北京提高社会维稳层级,天安门广场仍须提前预约才能进入,天安门城楼则全天关闭。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区大型路口、天桥再现“看桥员”,并出现警察搭配“民兵”的岗哨组合,且在近年中共当局持续强化民防体系的背景下,民兵改着“迷彩军服”上街,层级有所提高,颇受来往民众关注。
北京天安门广场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于2021年底实施预约参观制度,至今未完全放宽,昨日进入微信“天安门广场预约参观服务平台”时,升旗、上午、下午、降旗等时段已显示因“预约人数”较多,无法预约。
另一方面,“天安门城楼参观预约”平台也显示,天安门城楼6月4日全天关闭,邻近天安门广场的地铁天安门东站D出口,2到5日分时段封闭。同时,4日当天要进入故宫的游客,也须改从南池子大街经东华门进入午门,而非原先直接从天安门进入。
因此,在周边管制区扩大、维安层级提升下,除了未预约者难以接近天安门广场,今日北京市区重要路口、天桥也再现“看桥员”的身影,且与过去不同,这些“看桥员”配戴有“中国民兵”、“北京民兵”、“北京市民兵安保值勤”字样的臂章、工作证等,穿着迷彩军服,年纪也普遍较轻。
以东长安街和东单北大街交会的东单地铁站路口为例,两处天桥均出现一侧有两名警察、另一侧有两名“民兵”的“看桥员”配置,在长安街等地下人行道,也有至少一名著迷彩军服的“民兵”站岗,身边放着防爆盾牌和防爆叉。
不过,虽查验身份证件的岗哨增加,也有众多警察、武警、保安和志愿者站岗、巡逻维持秩序,今日天安门广场周边人流与平日大致持平,成功预约参观天安门广场、故宫的游客仍可入场。
“看桥员”是2022年中共20大召开期间,出现的“维稳新常态”,当时在“四通桥横幅事件”后,北京市区各个天桥开始出现“看桥员”的身影,当时他们大多穿着黑色保安服,和印有“中国民兵”字样的绿色反光背心,由当地街道负责民兵和兵役工作的“人民武装部”指挥,普遍目测年龄较长。而后,在去年的中国“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峰会期间,也曾再次出现“看桥员”,成员则多来自当地街道办、居委会的志愿者,以所谓的“大爷大妈”为主。
近年,中国持续强化民防体系建设,例如2022年12月,福建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成立,为中国首批,而后北京、上海、山东、武汉等地也陆续成立,部分在当地既有的人民防空办公室基础上组建,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另一面,2023年起,中国国企广设“人民武装部”趋势也受到关注,当时,中共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曾回应说,这是“依法落实民兵制度,履行国防义务,加强国防建设的客观要求”。
6月4日,在北京市区大型路口、天桥,再次出现“看桥员”,他们配戴绣有“中国民兵”字样的臂章,穿着迷彩军服,与过去的“看桥员”有明显差异。(记者陈政录/摄影)
6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周边游客与平日无明显落差。(记者陈政录/摄影)
靠近天安门广场的一处大型天桥上,一侧有两名穿着迷彩军服,年轻的民兵站岗,通常为一人站岗,一人坐下休息,互相轮替,在中午时,因该点未搭起棚子,坐下者休息时可撑伞遮阳,另一人则带回饮用水和便当。记者陈政录/摄影
北京天安门广场需要预约才能进入,由于今日管制区扩大、查验身份证件的岗哨增加,没有成功预约者,几乎无法接近广场周边。(记者陈政录/摄影)
在靠近天安门广场的一处天桥另一侧,则有两名警察站岗,并搭起印有“警察”字样的棚子遮阳。(记者陈政录/摄影)
- 🔥澳洲禁闻安卓APP,其它网站没有的澳洲禁闻
-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