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转弯!习近平统治术关键特征凸显

2024年10月10日 17:27

2024年秋,中国的政经局势变化凸显出统治风格中的一个关键特征。有人认为近期政策变动像是“发夹弯”,也有人猜测与党内大老妥协。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八月底,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高层遭到突然清洗,副所长朱恒鹏因被传“”而成为整肃对象,整个领导班子也被“一锅端”式地肃清。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中央又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意图挽救经济,这种熟悉的放水救市举措让人联想到时期的经济政策。前后矛盾的操作,是否意味着政策的真正转变?

“一锅端”:清除异议,巩固权威

“一锅端”式的整肃行动,是习近平巩固权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彻底清除异见者来维护中央的统治权威。朱恒鹏因妄议中央而被整肃,突显出对领导权威的任何挑战都不会被容忍。事实上,在中共历史中,妄议中央往往被视为夺权的前兆。例如,彭德怀因批评大跃进而在庐山会议上遭到压制,最终被打成反党集团。1966年,的《炮打司令部》针对的正是刘少奇,这场斗争也与妄议中央密不可分。

习近平自2015年以来,更进一步将妄议中央写入党纪,强化了对党内不同声音的打压。根据中共的说法,某些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或者“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台上不说、台下乱说”这种行为被视为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对政策执行造成严重影响。这种整肃方式,不仅消除了异议,也使得习近平的统治更加集权化和个性化。

“一揽子政策”:注水救经济,提振信心

与“一锅端”相对的是“一揽子政策”。当前中国经济因多重因素叠加,陷入困境,仅依赖“三支箭”等有限的政策工具已经无法解决问题,至少需要三只火箭筒才够。为了应对,国家层面连番出台了多项经济刺激措施。中国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局局长李云泽和证监会主席吴清等高层官员纷纷出席记者会,在台上、公开宣布一系列激励措施,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长也接连表态,释放多重利好消息,试图重振

这些“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推出,旨在通过财政扩张、刺激内需和市场改革来扭转经济颓势,实现“回升向好”。甚至习近平本人也亲自谈到提振资本市场的必要性,更巧妙安排与等同匡,展现了他对救市的高度重视。这种政策操作看似是针对经济困境的对症下药,实则是中共一贯的放水救市老套路。

“表面清洗,暗中吸纳”的治理逻辑

习近平的“一锅端”与“一揽子政策”看似对立,实则体现出他独特的统治术:表面上清洗异见,但在实质操作上依然采纳了部分建言。这种统治手法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专制统治者,就像电影《的名单》中有一幕营中营的故事,一位犹太女建筑师因指出集中营房屋设计缺陷,结果当场被枪决,但纳粹指挥官阿蒙下令依她的建议修改设计一样。

习近平的统治术,也有类似的模式。他通过“一锅端”清除建言的人,巩固个人权威,但在政策上,或许可以采纳建言者的意见,但绝对不是建言者意见,只是雷同而已。以’一揽子政策’来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困境。这种表面强硬、实质灵活(发夹弯)的统治风格,凸显了习近平统治下的中国既要维护党内权威,又必须应对现实挑战的双重压力。

来源:New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