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累累,亏损惨重的地铁,又要迎来新一轮的建设潮了。
进入12月,全国地铁迎来了密集开通时期。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在1号正式开通,深圳一口气将开通五条线路,包括3号线四期,7号线二期,11号线二期,12号线二期,13号线南段。成都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进入开通倒计时。
另外,还有合肥、西安、北京、天津、武汉等多个城市,都将在12月开通新的地铁线路。
28城地铁亏损,总负债4.3万亿,新一轮建设潮又要来?
地铁一个建设周期一般是5年,早在2019年,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10多个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算下来,今年是上一期规划的最后一年。所以,在12月,各城市地铁才会迎来密集的开通。
上一期建设接近尾声,没想到新一期规划就来了。根据媒体的报道,成都、苏州、广州等多地都在准备新一期的轨道交通规划,比如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已经获得国家部委受理。
我们都知道地铁的建设成本非常高,一公里少则五六亿,多的超过10亿。一公里就是1000米,算下来一米的建设成本就要50-100万。
所以,建一条地铁就要几十亿,到上百亿。
成本这么高,但单程票价却只要几块钱,光靠票务收入,根本就无法覆盖成本。以北京地铁为例,2023年北京地铁公司和北京轨道交通公司,这两家地铁公司的票款收入为68.28亿元,但运营成本却高达137.5亿元,亏损高达69.22亿元。
根据界面新闻的统计,2023年29个城市地铁公司中,有26个实现了盈利,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以24亿的净利润,成为最赚钱的地铁公司。
但这都是假象,所谓的净利润都是政府给了巨额补贴。像最赚钱的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2023年拿到了253.4亿元的政府补贴,如果扣除这个补贴,那它实际上是巨亏229.4亿元,是全国亏损最多的地铁公司。
地铁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投入巨大,截止到2023年末,29城地铁公司总负债达到4.3万亿元。所以,地铁修的越多,亏的可能越多,地方的债务负担就会越重。
这几年,房地产行业失速,地方卖地收入大减,债务压力迅速攀升。按道理来说,在这种背景下,像地铁这种高投入的行业,应该降温才对。在上一期规划建设完成后,有些债务压力比较大的城市,应该暂停建设,有些也应该减少建设。
现在又有这么多城市开始申报新一期的地铁规划,难道不担心加重债务吗?实际上,不只是上面提到的几个城市开始新一期的规划,根据一些媒体的统计,超过30个城市有规划,或者是准备规划。
即便是不差钱的深圳,地铁五期规划也被砍了两条线路。所以,未来能够继续修建地铁的城市,基本上就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数量很有限。从来没有获批的城市,肯定是没机会了,之前修建过一些的,但因为债务率高等原因,恐怕也很难修建新的地铁线路。
地铁虽然给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投入太大,各个城市还是要量力而行。
来源:财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