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记录!中国经济突现一道风景线?警钟敲响!中国房地产市场重大利空吓坏市场

2025年02月05日 10:05

中国网友称“在电影院里找到了春运的感觉”,发生了什么事?警钟敲响!再传重大利空,吓坏市场。近日,山东淄博一女发视频哭诉,自己因要债被无辜收割了两次,到底是谁在坑害人?吓人!除夕前一日,中国212家私募注销。近期,中国股市上出现了上市公司扎推宣告并购重组,然后又纷纷宣布谈判失败停止并购的热潮,引发质疑。

中国网友称“在电影院里找到了春运的感觉”,发生了什么事?

警钟敲响!中国市场再传重大利空,吓坏市场。

近日,山东淄博一发视频哭诉,自己因要债被无辜收割了两次,到底是谁在坑害中国人?

吓人!除夕前一日,中国212家私募注销。

近期,中国股市上出现了上市公司扎推宣告并购重组,然后又纷纷宣布谈判失败停止并购的热潮,引发质疑。

创历史记录!突现一道靓丽风景线?玩这招

过年期间,中国的电影票房销售额创下历史记录,这让在其他消费领域处于低迷的中国经济似乎出现了一道风景线。据中共官方新华社援引“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2日16时11分,2025过年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电影总票房达425.02亿元人民币,同比2023年的549.15亿元下降22.6%。这一数字不仅低于疫情前的水平,甚至未能超越2015年的437.73亿元,显示出影视行业尚未从疫情冲击中完全复苏。

路透社周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认为,这其中部分原因是得益于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北京、江苏、湖北、广东等地方政府均在过节期间向民众发放了影院代金券,以推动经济增长。此外,票房创收还可能归功于一些系列续集电影的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上映后引起轰动,其续集今年就领跑票房销售额,成为过年数日内最卖座的影片;而《探案1900》作为一部喜剧悬疑片的第4部系列作品,今年票房也名列第二。

虽然各地政府通过补贴力求刺激消费,但民众过年期间以进影院取代外出旅游,则凸显消费方式的转变。而在票房销售破记录的背后,这似乎也反映出公众对就业和收入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难怪有中国网友直言:居然在电影院里找到了春运的感觉。

警钟敲响!中国重大利空吓坏市场

中国指数研究院在月度报告中称,中国1月份新建住宅销售额和现有住宅价格继续下降。路透社警告称,市场利空拖累国内生产总值(GDP)已造成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担忧。

中国指数研究院在月度报告中称,根据对中国前100个城市市场的调查,1月份现有住宅物业每平方米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略高于7%。

该研究机构表示,1月份前100家房开发商的房地产销售额同比下降近17%。

中国的住宅房地产市场在2021年的峰值时期曾占到经济产出的25%,但现在已成为经济的主要拖累因素,并引起家庭、投资者和中国政策制定者的担忧。

2024年最后几个月,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向消费者提供补贴和为国有企业提供融资等一系列举措,加大力度提振市场情绪,促进新房购买。

路透社调查的分析师预计,今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和价格将进一步下跌,但跌幅将低于2024年。

彭博社报道,在中国国内需求疲软和就业形势恶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努力重振房地产市场。尽管房地产市场在政府支持下略有回暖,但改善的主要是二手市场,因为买家仍然担心开发商能否按时完成项目。

“2025年,新房销售可能仍将面临挑战,”中国指数控股研究员Cao Jingjing表示。“购房者的收入预期并未有实质性改善,二手房市场的销售也挤压了新房市场。”

大华继显分析师Jieqi Liu和Damon Shen在上周报告中写道:“鉴于地缘紧张局势加剧,我们预计中国政府将优先稳定房地产市场。潜在的政策催化剂,尤其是财政宽松政策,仍然是销售的主要推动力。”

分析师仍对房地产市场今年能否出现转机持怀疑态度。惠誉评级估计,中国2025年房价将下跌5%,新房销售面积将下降10%。

女企业家遭来回割惊天一问:谁在坑害中国人?

近日,山东淄博一女企业家发视频哭诉,自己要债被无辜割两次,有企业因要债被坑破产,涉及上百家企业。她质问,中国的经济这么差,到底是谁在坑害中国人?

1月28日,自称淄博明慧标志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的女子发视频说,她叫赵磊,她的对公账户三个月前被冻结了。她叙述说,2023年1月份,她们公司给一个公司做工作服,价值10万元,但该企业没给钱。2023年底,她们没办法,去该企业要账,到那里发现,该企业正在准备破产,该企业代表高总告诉她,只能给她抵5万块钱的帐,让她在仓库挑货,用来抵帐。

她给她的律师打电话询问,律师告诉说,这个企业可能真的要破产,让她拿些货,能抵多少抵多少,律师说,如果该企业真破产了,可能一分钱也捞不着。

她没办法,看别人都挑货抵帐,她也跟着挑了一些轴承、轮胎、消防刷及流量表之类的东西,该企业负责人按照电脑价格,给她打了单子,也写了一物抵债协议书。

她说,“我10万块钱换了这5万块钱的破烂。”

拿回这些东西来之后,她发现,根本卖不掉,到2024年的4月份,她没办法,只好把这些东西当废品卖掉,卖了不到4000块钱。

结果,令她想不到的是,2024年的11月份,她的对公账户被(司法机关)冻结了,理由是,她的抵帐不合法,要求她把之前拿的抵债的货物按原型号原产品一个不能错的给退回去,否则,就按原价5万多块钱从她账户上把钱划走。

她说,“我又懵了,如果不能退回去,怎么办?应诉吗?打官司吗?”她咨询了几个律师,律师建议她应诉,但是没有人能保证她能打赢官司。

她说,“我(曾经)在淄博市仲裁委打经济官司,我的五脏六腑都被他打碎了。”她对打官司失去了信心。

她说,没办法,她只能花费了很多精力,把那些卖了的物品又花了1万多块钱买回来,“辛苦无法言说”。

该女企业家说,把我5万块钱顶来的货,就这么拉走了,我一个人回到办公室,“把门关起来,我嚎啕大哭”

该女企业家还说,最让她悲愤的是,她拿到一份清单,是欠她钱的那个企业的债权人清单,涉及到一百多家企业,“从几万到几千万,这些厂址遍布全国各地,我在里面就是个小虾米级别”。

她加了其中一个供应商的微信,这供应商个告诉她,他给这家企业供了几百万的铁,一分钱都没有要回来,他“借了亲戚朋友的,借遍了供应商的,才凑的这个钱”“结果别人起诉他,他不得已企业也破产,自己现在还成了失信人”。

该女企业家说,这个名单上,被这么两次割的,有十几家企业,“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太多了”。

她控诉,“我现在才知道,中国社会现在经济为什么这么差,为什么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道这不是法律有漏洞吗?难道不是有人在设计陷害我们吗?”“经济这么差,这一个破产企业,能引起多少人受连累?”“现在经济这么差,不是有人设计的吗?不是有人害的吗?”

她质问,“我想问一问,是谁在丢淄博人的脸?是谁在坑害我们中国人?是谁在坑害我们老百姓?”

吓人!除夕前一日,中国212家私募注销

2025年开年不足一个月,中国已经有276家私募注销,仅在除夕前一日,就有212家私募注销,而去年同期,注销的私募为48家。

据财联社1月31日消息,在注销的276家私募中,包含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协会注销、主动注销,12个月无在管注销的私募分别有219家、55家、2家。

去年同期,有48家私募注销,协会注销、主动注销、依公告注销的私募分别有12家、35家、1家。

在今年除夕前一日(1月27日),有212家私募注销,其中仅1家主动注销,其余211家私募均由协会注销。在协会注销的多家私募中,实控人为上市公司、知名企业的不在少数。

中国恒大集团、原康得新董事长钟玉以及上市公司龙元建设、豆神教育、三星医疗实控的私募均由协会注销;由浙江东阳知名企业野风集团及创始人创办的私募由协会注销;信中利、中国信达、光大金控旗下私募也均由协会注销。

由知名保险公司、券商等金融机构参股或实控的私募也相继注销。平安道远成立于2011年3月,2014年3月登记,是一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平安道远由深圳市平安远欣投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穿透股权,该私募实控人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今年1月2日主动注销。

另外,财联社2月1日消息显示,除夕前一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除了一连注销212家私募外,还同时披露了32份私募罚单,包含7家私募及旗下共计21位高管。

网民“周成灵”表示:“私募基金都是老百姓投入的钱,监管很重要,若把钱弄没了,领头的都逃之夭夭就麻烦了,能退钱注销也是好事,就怕钱赔光,公司人走楼空,卷款去国外查无影踪!”

玩儿人的方式越来越新颖了”!

近期,中国股市上出现了上市公司扎推宣告并购重组,然后又纷纷宣布谈判失败停止并购的热潮,其中不乏超导概念股及AI应用概念股。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内,至少有27家公司上演了这样的戏码,引发中国网民一边倒的质疑。

据财联社2月1日发布的消息,最近一个月(从2024年12月27日至2025年1月27日),至少有15家在A股上市的公司宣布终止并购重组事项。这15家公司分别是:万通发展、金证股份、奥康国际、朗特智能、长龄液压、华斯股份、美利信、必创科技、杭州高新、上海莱士、海尔生物、中英科技、优宁维、三峡旅游和中设股份。

其中,万通发展终止收购索尔思光电控股权、奥康国际终止筹划购买联和存储股权。终止收购公告发布的次日,这两家公司的股价在二级市场上都一字跌停。金证股份和长龄液压则是在宣布终止股份转让或收购事项后,其股价次日都大跌,至收盘均跌停。

据官媒中国青年网2024年12月中旬的报导,据其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两个月内,至少已有47家公司披露了重组公告。然而,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却至少有27家宣告终止并购。

互联网上,对于这些宣告并购后又在短期内宣布终止的公司,中国网民几乎一边倒的质疑,是否虚假并购变相割散户的韭菜。众网友纷纷留言热议:“虚晃一枪!”“都是瞎忽悠为了减持。”“算不算欺诈?”“A股玩儿人的方式越来越新颖了。”

创记录!中国经济突现一道风景线?警钟敲响!中国房地产市场重大利空吓坏市场

请订阅阿波罗网主频道,订阅链接:请订阅阿波罗网副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请订阅干净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原文链接创记录!中国经济突现一道风景线?警钟敲响!中国房地产市场重大利空吓坏市场,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