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中国影子银行巨头面临清算

2025年04月16日 16:13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Zhongrong International Trust Co.)是中国最大的影子之一,此前该公司拖欠了数十亿美元的理财产品。彭博社4月15日发布独家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其两名政府指定的托管人认定该公司无力偿债后,该公司正面临清算。

知情人士表示,中信信托有限公司和建信信托有限公司最近向监管机构提交了一份针对中融信托的清盘方案。

截至2022年,中融的资产管理规模达7860亿元(约合1080亿美元)。

知情人士称,监管尚未作出最终决定。因信息未公开,上述人士要求匿名。

中融信托因多个产品无法按期兑付,于2023年已与中信信托以及建信信托签订委托管理服务协议。据投资人引述中融管理人士的估算数据,违约的信托产品规模约2500亿元,涉及逾30,000个人和2,000机构投资者。

虽然中融尚未上市,也没有任何未偿还的公共债务,但潜在的清算和随之而来的漫长的破产程序,将使其数万名富裕客户收回投资的希望破灭。

过去几年,规模达27万亿元人民币的信托业出现了破产和违约现象,令消费者信心承压。一直在努力提振支出。监管机构今年承诺,将在2029年之前控制该行业的风险,并在最近修订了有关破产程序的规则,以求在和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情况下维持金融稳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融、中信信托和建信信托均未回复彭博社置评请求。

中融的母公司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去年申请破产,此前其面临的困境给市场带来了冲击,并削弱了经济信心。

中国信托业自1979年成立以来,经历了至少六轮重组,融合了、投资银行、私募股权和财富管理的特点。信托公司通常吸收富裕个人和企业的存款,用于投资各种资产。多年来,信托公司通过发行具有隐性收益保证的产品,一直是项目的主要融资渠道。

(示意图)

该行业受到中国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和去杠杆政策的冲击。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在三年的救助努力失败后于2023年宣布破产,成为自2001年《信托法》颁布以来首家破产的信托公司。监管机构去年批准了四川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申请。

中融在2022年注册资本排名中位列行业第三。此后,该公司一直未披露最近的年度报告。

根据Use Trust汇编的数据,除中融外,自2024年初以来,至少有162只信托产品违约,总额达690亿元人民币。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上个月估计,仍有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的信托资产面临风险。

来源:FX168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