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献媚”习当局?政治炸弹炸翻海内外【阿波罗网报道】
阿波罗网记者叶小凡报导/4月22日,在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再次连任董事长的董明珠,在谈到人才策略时放出惊人之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这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她还补充说,“我只能保守地选择,在国内高校培养自己的人才。”
此番发言立即在微博炸锅,网友讥讽连连。有用户(@teslamillion)讽刺说:“她们家做的那些破烂产品,值得派间谍吗?”还有人(@mliu2023)吐槽:“她以为自己做的是火箭还是核子弹?”更有人(@Alexmok88434813)指出,“真正偷技术的是中国,不是外国人来偷中国的。”甚至有人(@1btc_1m)调侃她是“董太后”,(@fkyyj4k886_wei)“想做网红,吃爱国流量,圈脑残粉了。”
在美中贸易战白热化和全球关注中国人才流动的背景下,董明珠的言论被视为政治炸弹。旅美时政评论员唐靖远对大纪元表示,此举是董明珠为规避政治风险、迎合中共“政治挂帅”氛围的“投名状”,反映了中共在国际环境恶化下的危机心态。旅澳自由主义法学家袁红冰进一步指出,董明珠无意间揭开了中共对海归的真实态度:长期的不信任与监控。
然而,董明珠的“献媚”并未得到当局赞赏,反而遭到中共官媒《新京报》23日发文批评其“海归间谍论”暴露了“落后偏见”,斥其为“海归原罪论”,是对高端人才的“极大冒犯”。袁红冰认为,《新京报》的批评不过是“欲盖弥彰”。他表示,中共向来“公开场合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董明珠的言论触及暴政敏感神经,官媒的驳斥反而凸显当局尴尬。
袁红冰指出,中共历来对有海外背景的人士抱有极大不信任,习近平上台后全面复辟文革极左路线,所谓的“控制使用”制度已悄然回归,海归人士甚至会被列入监控名单。
事实上,随着《反间谍法》的修订实施,中共国安系统势力膨胀,频繁对社会各界指手画脚,仿佛全民皆“嫌疑人”。4月29日,国家安全部负责人陈一新公开宣称要“反颠覆、反间谍”,更直言要“挖钉子、除内奸”。
袁红冰透露,中共将海归分为公派和自费两类。公派留学生往往与统战部、国安部等机构有直接联系,被视为“自己人”;而自费留学生则被列入“控制使用”名单,受到秘密监控。
中共文革时期曾规定对不信任的人实施“控制使用”,由秘密警察监控。这一政策在胡耀邦自由化时期废止,但在习近平上台后重启,至中共二十大前正式恢复,目标主要为自费留学海归。
袁红冰表示,随着西方加强对中共公派留学生的审查,中共利用留学生渗透西方的难度加大,而自费海归回国后常被排斥或暗中监控,在官场也被边缘化。董明珠的“反海归”言论反映了习近平的当前政策。
正如网友调侃:“绝不用海龟。就这一条,格力就跟大清的命运一样了。”这句“预言”背后,是对中共体制下“忠诚胜于能力”荒唐逻辑的最好注脚。
- 🔥澳洲禁闻安卓APP,其它网站没有的澳洲禁闻
-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 🔥治国大道:修身、齐家、管理、治国的大智慧
原文链接:董明珠“献媚”习当局?政治炸弹炸翻海内外【阿波罗网报道】,来源:阿波罗网记者叶小凡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