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置業大講堂 作者:Victor劉磊
在國人普遍的意識中,房子就應該是鋼筋混凝土的,起碼也得是磚砌的。這才算是現代化的住宅。其實不然,無論是從造價角度、居住舒適度,還是環保角度來看,木結構房屋將是未來的主旋律。目前歐美、日本和澳洲(澳大利亞)住宅以木結構為主。
以澳洲為例,現在新房大多是磚木結構,即結構主體上用木材代替鋼筋混凝土搭起基本架構,架構外面是磚,磚木之間是厚厚的保溫棉,屋內牆壁則主要使用石膏板。這種新型的木結構房屋在建造方式和後期維護保養方面,都比老式的磚房要便捷很多。更重要的是,在節能環保方面,磚房的室內外溫度調節慢,猶如我們在國內住在鋼筋水泥的高樓里,初春已經春暖花開了,屋裡還冷颼颼的;秋天已經秋高氣爽了,屋裡還是悶熱。所以實際住磚房在電費和取暖費的使用上,平均值都要比新的木結構房屋要來得高。
關於節能這一點,澳洲的房屋建造是很值得稱道的。他們一直有一個星級節能標準,早在2006年的時候,澳洲房屋的建造標準是3星級節能,現在整個澳洲如果不蓋6星級的節能標準房屋,政府都不會批了。有的城市已經開始銷售7星級節能標準的房屋了,無論在光線的使用,舒適度,水電煤的節省上都使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只有這些木結構房屋才有節能的標準和追尋,而誰又聽說過雙磚房的節能標準呢?
那麼我國的房屋主要是採用什麼樣的建築結構呢?木結構到底存在哪些優勢?它的安全性、造價與可行性真的適合用於居民住宅的建設嗎?
先看我國建材使用情況。我國在建材選擇上,過度依賴水泥和鋼材。2012年我國水泥產量為21.8億噸,佔世界產量的56%以上,人均年消耗量是世界人均消費量的5.4倍。2011年,混凝土房屋面積已是磚木房屋面積的2.7倍。
大量使用混凝土將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木材固化二氧化碳,水泥嚴重污染環境。為混凝土房屋生產1噸建築材料,其中,鋼鐵釋放二氧化碳1.6噸,水泥釋放二氧化碳0.8噸,22億噸水泥將產生17.6億噸二氧化碳,佔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1/4。鋼鐵產業還是霧霾與PM2.5的一個產生因素。我們講環保,但找不到替代材料,環保就是空談。車可以不開,房子總不能不蓋吧?
此外,混凝土房屋所產生的建築垃圾也是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的。前兩年城市大興土木,進行舊城改造時,翻翻報紙,時常能看到社會新聞曝光建築垃圾隨意傾倒,破壞了城市周邊環境。而且,我國住宅設計建造質量欠佳,住建部研究中心主任陳淮指出,今後15~20年,現有住房一半以上要拆掉重建。到2030年新產生的建築垃圾將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當然,僅僅是「環保」,還不足以使澳洲的木結構建築成為一種能夠引領時尚的建築方式。木材作為一種優勢建材,除去環保,還有其他優勢,使其完全可以在建築領域推廣:
使用壽命長
據了解,在澳洲,已有百年歷史的木屋隨處可見,長期的實踐已經證明了建築標準木材是一種非常穩定、耐久的材料。
設計風格多樣化室內布局和裝飾的靈活性
木結構不僅適用種類繁多的外部建築風格,而且在室內布局和裝飾方面提供了相當程度的自由,可以充分發揮設計師的想象力和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
防火達標
對於輕型木結構,採用防火石膏板作為木結構的保護層,達到1到2小時的耐火等級;對於中型木結構,可利用木材的炭化效應;木材在燃燒時,表面會形成炭化層,其低導熱性能可有效阻止外部火焰向內蔓延,從而保證整個結構在短時間內不受破壞(鋼結構遇火災時鋼樑會迅速升溫軟化掉落,導致危險後果)。
抗震性最佳
木結構有很高的強度——重量比較輕,木結構韌性大,對於瞬間衝擊荷載和周期性疲勞破壞有很強的抵抗能力,在所有結構中其實抗震性並不差,這一點在許多大震區已得到充分證明。
防蟲防蛀
現代木結構房屋通過清理現場、使用屏障系統、在與土壤接觸部使用化學加壓防腐處理材等措施來避免建築免受白蟻的侵害。實驗證明,經加壓防腐處理的建築材料是可以較長時間地抵禦白蟻的侵蝕。
說了這麼多,大概有的讀者心裏已經開始嘀咕:「這麼好的房子,恐怕造價也會很高,不是一般民眾住得起的吧。」其實這是個誤區,木結構建築成本是很低的。首先,木結構建築構件是工廠化生產,現場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是同類混凝土結構的2/3,成本低,資金周轉快。以277平方米獨棟住宅為例,木結構建築施工周期為105天,混凝土建築為144天。其次,建築重量輕,牆體自重為混凝土的1/10,樓板及屋蓋為混凝土的1/8,對地基要求低,既降低成本又有利於抗震。地震引起的對建築物產生破壞的地震力是與房屋本身重量成正比的。此外,木結構建築的得房率高。木結構建築比混凝土建築多5%~7%的使用面積,以277平方米獨棟住宅計算,可增加使用面積14.4平方米。如果以澳洲別墅建造成本來計算,277平面地別墅沒有公攤面積、帶精裝修標準下,每平米的售價只有人民幣6,000/平米而已。
換句話說,不是澳洲的建築價格便宜,可能恰恰是國內的房價太高了。所以,「買不起」「住不起」的擔心,完全可以打消。
(文:Victor劉磊,澳洲房產網獲劉磊先生授權發表其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