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葯價比英紐貴一倍 納稅人每年白費10億元

2013年09月23日 19:47

來源:      責任編輯:華樂  

消費者健康論壇(Consumers Health Forum)周一發起了一項「浪費量表」活動,衡量糟糕的政府政策每分鐘浪費了多少錢。

在9月8日——聯邦大選后的第二天——量表顯示政府已經浪費了3051萬9852元,這一數據將增長至每年10億元。

該消費者團體試圖施壓政府收回被浪費的資金,把這些錢用在突破性的新葯、新醫院病床或其他醫療服務上。

論壇執行長貝內特(Carol Bennett)說,的藥品價格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高得多。「事實上,澳洲的葯價是英國和紐西蘭的兩倍,也比美國要高。」她說,「每一天的每一分鐘,澳洲人都要在處方葯上多付2000元錢。」657987-07a8eada-2346-11e3-b47e-e750ec1e8f24.jpg

澳洲新聞網訊)澳洲納稅人每天都要浪費將近300萬元來補助非專利藥物——這些錢足以每天僱佣54名護士,或進行4場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或每小時進行5場髖關節置換手術。

這些錢之所以會被浪費掉,是因為聯邦政府同意在藥品補貼計劃下支付的葯價最多比市場價格高出80%。多付的錢都進了藥劑師的口袋。貝內特說,如果澳洲的葯價與英國相同,那麼澳人每年可以節省10億元。

擔任聯邦衛生部長時曾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引進了一個價格披露計劃,披露藥劑師為藥品支付的真實價格。

上月,根據這項政策,政府把近500種藥品的價格最多削減了15元/處方,此舉可讓消費者每年最多節省120元。但是,這些實惠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才能傳遞給消費者,消費者健康論壇希望這一過程能夠加速。

在英國,同樣的過程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便能完成。

政府曾宣布要把價格披露的過程加快至一年,以便在未來四年內節省8.8億元。

澳洲藥劑師協會(Pharmacy Guild of Australia)說,這一計劃會降低藥劑師的利潤,導致一些藥店破產,並要求政府賠償1.5億元。在競選期間,該協會發起的一份請願書收集到了80萬個簽名。

新任衛生部長達頓(Peter Dutton)還未承諾加速藥品的降價過程。但財相霍奇(Joe Hockey)卻並不排除這麼做,以便節省預算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