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刀捕撈證年入$100萬!澳男名副其實”撈二代”

2016年12月14日 11:17

2016-12-14 11:45 來源: News 原文網址

鮑魚古稱鰒魚,山珍海味中的一種,漢朝王莽就愛吃鰒魚,在中國的餐桌上更是價格不菲的珍饈,一公斤售價100出產的鮑魚60%用於出口,但鮑魚並不是誰都可以捕撈的,必須持有捕撈證,但在當年不到2澳元便可以買到的捕撈證,現在已經漲到了600萬澳元。

據澳洲新聞集團報道,Paul Menke是一名重度潛水愛好者,他的父親Gerry Menke是鮑魚捕撈行業的「開創者」之一。Gerry Menke一位隨心所欲的荷蘭移民,和妻子開著一輛舊路虎從一路開過Landrover、Narooma、Mystery Bay和Green Cape,最終定居在了East Gippsland的海邊小鎮Mallacoota。

Paul說:「他們定居後主要以捕魚為生,撈到鮑魚后就去換點食物、啤酒還有汽油。」

但進入90年代之後,人們的生活方式悄悄改變,亞洲市場對於鮑魚的需求日益旺盛,Paul說:「當時應市場的要求,我父親和其他擁有捕撈證的人在當地一起撈鮑魚,他們覺得可以一起撈,一起賣,一起出口掙大錢。」

等過了三十多年之後,Gerry的身體漸漸不能應付捕撈工作,於是和妻子開始做起了副業——賣鮑魚珠。

2014年,Gerry夫婦在一場空難中不幸離世,兩人乘坐的正是在烏克蘭撞毀的馬航MH17。

不過Gerry擁有的這張捕撈證還有一個金光閃閃的特點,可以世代相傳!所以Paul和三個兄弟姐妹繼承了父親的捕撈證,這下捕撈鮑魚成為了他們的家族產業。

Paul從小就喜歡潛水,他說:「我記得當我8歲還是9歲的時候,我父親會將我們幾個放在泳池裡,他會把空的鮑魚殼扔進泳池,讓我們撈著玩。」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繼承了父親的捕撈證之後,Paul在塔州受訓成為了一名專業的鮑魚捕撈師,隨後前去拿到了環境科學專業的榮譽證書。

Paul說:「父親將我們四個人都送進了大學,他希望我們都受到最好的教育——他其實不想讓我們成為捕撈師。」

現在,Paul和哥哥兩人負責捕撈,別的鮑魚捕撈工是按合同工作的,但他們只需要根據漁季的情況自行安排捕撈時間。一年總共也就45到60天需要下水工作,可以捕撈7.5噸鮑魚,年產值接近100萬澳元。

雖然潛水撈鮑魚可能會遇到鯊魚、偷獵者以及水壓可能會導致的各種慢性疾病,但跟獲取的暴利相比,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畢竟這一切都是靠一張2澳元都不到的捕撈證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