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國藝術家畫出了不一樣的布里斯班
來源:1688澳洲新聞網
如果每一張地圖都有它的傳說,那麼這幅地圖肯定會作為獨一無二的布里斯班被人記住,而且看起來基本不像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可能是國際知名藝術家邱志傑最新作品的靈感來源,但很難看到這張地圖上描繪的是布里斯班。
這是藝術家的一個深思熟慮的舉動。
邱的科技倫理地圖是一幅巨大的水墨畫。這幅畫在布里斯班的現代藝術畫廊(GOMA)的牆上,邱將中國書法與 17 世紀和 18 世紀探險者的地圖結合在一起創作了這幅畫。
在完成了這個龐大的項目后不久,邱在接受澳廣採訪時表示,他是在公寓里凝視著布里斯班河和 Kurilpa 橋的時候想到的。
「許多中國人把澳大利亞想象成一個生態天堂,」他說。
「人們談論自然和美麗的黃金海岸,這是一種刻板印象。」
「布里斯班也是一個非常高科技的城市,一個非常有組織的城市——你可以在每個角落看到科技,它不僅僅是一個自然的天堂。」
「如果有什麼東西能把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那就是這張技術倫理的地圖。」
這位來自北京的藝術家說,他故意模仿了早期中國和歐洲航海探險家的地圖,繪製出他的作品。
他說:「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發現布里斯班的時代,我感興趣的是地圖上所有的錯誤。」
「當時的人們並沒有探索完整個世界,所以在某個地方,他們只是寫著這裡是龍,然後是未知的南部大陸。」
這幅巨大的畫是邱自 2012 年以來創作的一系列地圖中的最新一幅。
這幅地圖的長度為 38 米,高 18 米,是邱製作的最大的地圖,他花了 5 天時間才完成。
邱說,他喜歡從一個計劃開始,但他承認他的想法在他工作的時候經常改變。
他說:「對於我來說,製圖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把我作為一個畫家的不同身份,作為一名書法家,作為一名策展人,來統一我的身份,因為地圖是用來建立不同概念之間的關係的。」
之前的地圖包括烏托邦地圖(2012)和1989年之後的中國地圖:世界戲劇(2017),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展出的五幅紙上的紙畫。
「我計劃繪製世界地圖,」他去年在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中說。
「這是一份終身的工作,因為你能找到任何細節,你可以想象,然後繪製出一張真正的地圖。」
邱志傑的技術倫理地圖是第九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的亮點之一,于 11 月 24 日至 4 月28 日在昆士蘭藝術畫廊和 GOMA 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