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1200萬灰色收入?! 近四分之一的澳洲醫生與藥物公司有利益牽連

來源:財經見聞

前言

有一些東西,許多人或許都曾在茶餘飯後聊起過它,也都從身邊其他人口中或多或少聽說它的存在,但就是從來沒有見過它的真實面目。

這其中,就包括醫藥公司與醫生暗地裡相互勾結的灰色利益鏈條。這與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畢竟人都有生老病死,哪怕天天呼吸著澳洲潔凈空氣的人們也不能例外。

去年9月,《紐約時報》披露,某位世界頂級癌症專家私底下從幾家藥物與其他公司中獲得了高達幾百萬美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並未披露因發表許多備受矚目的醫學期刊文章而收到的付款。

除此之外,幾個月之前的一項研究發現,許多編寫醫學教科書的專家們都收到了有些公司的神秘付款,但將這些教科書「奉若神明」的讀者們卻不知道這一點。

最近,的一項研究也在曾撰寫過重要門診指南的醫生群體中發現了類似的問題。據報道,其中近四分之一的人與藥品公司有過財務上的往來,但是這些關係卻並未在醫生們撰寫的指南中披露

這些門診指南,實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GP(門診醫生)們給出的護理意見,以及具體開出什麼藥物。

而收了這些公司提供的免費午餐或高昂的諮詢費等好處的專家們,非常有可能會在撰寫指南的過程中出現偏見,也自然可以隨意一筆帶過、添上一個藥物的名字,或者刪去一個。

1

每個GP的「開藥指南」中,或許都可嗅到銅臭

據《衛報》近日報道,邦德大學與大學聯合對此現象進行了一項研究。

該研究團隊從一系列的門診指南中隨機選取了一些樣本,基本涵蓋了十大疾病領域,其中包括心臟病和心理健康。

然後,研究團隊分析了每個指南中公布的有關作者與製藥公司之間利益關係的內容。如果作者沒有公布任何信息,團隊則搜索了該作者過去5年中在科學文獻中發表的所有文章,主要關注作者是否與銷售相關疾病領域的藥品公司有任何關聯。

該研究報告在2月5日發布在公開期刊平台「BMJ Open」上。研究表明,有近乎四分之一的門診指南作者們與醫藥公司存在潛在的利益牽連,而三分之二被抽查的指南中,其作者列表中至少有一位未公布任何與醫藥公司存在利益關係的細節。

研究還發現,在某些疾病領域,包括糖尿病和心臟病,這種透明度的缺乏可能會更糟糕。

這觸發了一系列關於這些指南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偏見及其可信度的非常嚴重的問題——事實上,這些因素對們的決策方式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作為分析的一部分,該研究團隊還比較了由政府,以及由非官方的專家組或醫療基金會資助和制定的指南。比較后發現,由州、聯邦或地區政府資助和開發的指南作者們,隱匿相關醫藥公司利益關係的比率會低得多。

2

1200萬的會議費、200一頓的三明治午餐

或許你早就道聽途說過,醫藥公司宴請招待醫生與護士、藥劑師等其他醫療健康專業人士的「事迹」。據《The Conversation》報道,在澳大利亞每年約舉辦逾25,000個這樣的活動,而醫藥公司則會為其慷慨提供免費的招待。

與此同時,許多高級專家(比如那些撰寫門診指南的作者們),還可作為顧問、演講者、或研究人員,從相關公司賺取更多的利益。

2015年6月,24名澳大利亞癌症專家飛往芝加哥參加為期五天的會議。藥物巨頭安進(Amgen)資助了這次旅行,其中包括會議註冊、交通、喝酒與用餐,花費近27萬澳元。

2013年12月,在的一家教學醫院,11名藥劑師和藥房技術人員參加了一位來自Menarini公司的藥品代表的45分鐘演講。演講伴隨著午餐,包括三明治,卷餅,壽司和果汁,人均午餐費高達200澳元。

實際上,這些只是2011年至15年的4年間,超過11.6萬例澳洲醫藥公司招待醫生事件中的九牛一毛。

自2007年以來,醫藥公司被要求公示「贊助醫療衛生專業人員的教育活動」的詳細報告。報告中必須列出與會人數、舉辦地所在的餐廳、度假村或診所的名稱、以及餐飲酒水的費用。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規定必須列出享受了這些免費招待的醫生們的名字。

事實上,2011年至2015年間,澳大利亞的醫藥公司共贊助了超過116,000個活動——平均每周超過600個。雖然其中許多招待的早餐,午餐和晚餐都在全國各地的酒店和高級餐廳舉行,但大多數都發生在醫院或醫生辦公室內。這也表明了醫藥公司在日常臨床實踐中的存在感非常高。

其中大多數活動(82%)中包括醫生,但也有許多包括不同類型的健康專業人員。例如,39.6%的包括護士,38.3%的包括了受訓者,以及8.4%的活動包括有藥劑師。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根據發表在BMJ上的期刊論文《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funded event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Australia》中所列數據分析整理

腫瘤學或癌症——一個越來越因使用高成本藥物而受到關注的領域,是這些事件最常見的領域,佔到總贊助活動數量的19.7%

根據《衛報》報道,自2015年開始,雖然醫藥行業行為準則中的透明度報告要求發生了變化,新法規雖然看似提高了藥品公司向個別醫生付款的透明度,但它也明確將食品和飲料排除在報告要求之外。

事實上,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間,醫藥公司共為澳大利亞的醫生,護士和藥劑師們提供近1200萬澳元的費用和開支,以便其在此期間參加會議。

這筆款項中包括了:

  • 超過650萬澳元的旅費和住宿費;
  • 超過420萬澳元的發言和諮詢費;
  • 超過70萬澳元用於支付醫療會議與活動的註冊費用。

來自的健康經濟學家 Philip Clarke教授,與來自州的Barbara de Graaff 博士分析了這些醫療專業人士們所收到的來自醫藥公司支付的款項共計$11,667,253 澳元。

根據當時新的澳洲醫療行業準則,2017年8月29日之前,醫藥公司們都必須披露有過利益往來的醫療從業人士的信息,然而許多公司仍然選擇了隱瞞。

通過對其中35個公司公布數據的分析,研究發現,在接受了醫藥公司現金或實物支付的4,500名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中,排名前1%的頂尖從業人員獲得了所有資金的8.6%。在短短半年期間,這個數字超過100萬澳元,人均從中獲得的收入為21,500澳元。

與之相比,在行業中位於底部的50%,每個專業人士平均收到了540澳元。

來源:《The Guardian》

在截至2017年4月的半年內,在澳大利亞衛生專業人員身上花費手筆最大的製藥公司分別為BMS(134萬澳元),安進(127萬澳元)、賽諾菲(94.5萬澳元)、輝瑞(82萬澳元)和拜耳(80.9萬澳元)。

而對於一擲千金的醫藥公司而言,每一筆錢都絕對不可能是白花的。

 

行業贊助的衛生專業人員活動通常被稱為「教育」活動,雖然聽起來非常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它們還是製藥行業營銷戰略的關鍵支柱。

雖然許多健康專業人員常常未能在這些活動中察覺到商業所帶來的偏見,教育內容非常有可能偏向于贊助商。教育活動之後,贊助商藥物的處方率也有會所增加。

一位因拒絕接受製藥公司訪問而聞名的悉尼癌症專家Martin Tattersall博士,在與Guardian Australia的採訪中提到,「實際上,如果一些醫療教育活動由某些醫藥公司贊助,那麼這種教育就一般存在著偏見的信息」。

當這些更新、更貴、宣傳力度更瘋狂的藥物被收了贊助商好處的醫生們推薦服用的時候,隨之而來醫療護理中的不良反應與愈來愈高昂的費用開銷,也越來越引起了大眾的關注與憂慮。

Tattersall博士表示, 「因為許多主講人基本上都是贊助商選擇,自然做的也都可能是符合該公司而不是患者利益的事情。可是如今如此之多的醫學教育活動卻偏偏都是由這個行業贊助的。「

「我對身邊一些主要利用贊助獲取利益的同事們持批判性態度」 ,他補充,「對我來說,我憑自己的方式付出,從不接受贊助。而且我還發現參加那些自己選擇的專業會議,比起去那些大葯企贊助的「娛樂性集會」,實際上有著更高的效率。

3

猶如虛設的澳洲醫藥行業自我監管,離真正透明的一天還有多遠?

前文中已提到,從2015年10月起,在澳洲,醫藥公司已不再需要報告這些有影響力的「教育」活動。相反,他們現在需要報告他們對每一個醫療專業人員的付款,並給出具體的人名信息。

這可以在某些方面提高透明度。比如,人們可以檢查他們自己的醫生是否參加過由製藥公司贊助的教育活動。

但新規則也包含著漏洞。例如,規則中明確排除了報告在食品和飲料上花費多少的必要性。而由於所分析的事件中有90%包括提供食品和飲料,因此從醫藥公司到醫療專業人員的絕大部分的付款還是不可見的。

人們開始越來越擔心這些財務上的聯繫,並呼籲提高藥物的透明度。在這點上,美國已為我們開了「陽光法案」的先例,強制要求公司披露所有支付給醫生的款項。

雖然澳大利亞的規則已發生變化,有一些支付款項也已被透露,但是這部規則的透明度遠遠弱於「陽光法案」,而這樣的法案,身處澳大利亞的人們已經等待了太久。

除了增加披露利益關係的透明度之外,實際上根本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也就是專家作者們與醫藥公司存在的利益關係——這種關係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存在

對於像撰寫指南這樣具有龐大影響力的事情,甚至可能會影響數百萬人的健康醫療,最好讓作者完全擺脫與該行業之間的聯繫。這也正是澳大利亞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委員會推薦的新政策。

幾個月前推出的新政策非常簡單明了:

強烈建議:指南編訂小組由不具備與相關行業組織之間財務上或其他方面有所牽連的成員組成。

不如讓我們對此拭目以待,看看究竟有誰能夠真的聽從這條建議。

END

人們相信自己說出口的就是真相,有助於自己利益的就是真實,能夠被自己驅使的規則就是真理。荒唐就是嚴肅。

——布爾加科夫《大師與瑪格麗特》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